而且燒香應該隻在佛殿,事了就走,毫無沾染流連才是,蘇寧一帶的婦女不然,往往“隨喜”到增資禪房,曲徑通處,花木深深,頭皮剃得又青又亮的年輕和尚,穿著簇新的玄綢僧服,算是“知客”僧,侍茶進齋,陪著說笑。
然後是寫緣簿,大把的銀子施舍,逗留終日,是不是結上了“**”,往往是無可究詰之事。
因為寺廟是靚妝豔服婦女集中之地,所以遊手好閑的浪蕩子弟、地痞流氓,每日必到,“小人閑居為不樂”,何況本來就沒有安著好心,於是爭風吃醋,哄嚇詐騙的情事,層出不窮。
至於調笑戲謔,到兩情相悅時,或則私奔,或則苟合;這些風流罪過,更是不在話下。
彼時江寧這一帶的民間風俗,大致上應該與這位王漁洋筆記中所記載的相差不大,每逢廟會或是敬神之時,這些未婚的、已婚的婦女一個個打扮的花枝招展招搖過市!
尤其是在江寧城西十裏的上方山,有一座所謂的五通祠,據說是為“五通神”所盤踞。
五通神不知起於何時,又有“五顯”、“劉猛將”、“五方賢聖”等等名目,在江寧一帶是家家奉把的神道。
於是巫師、巫婆,借五通神造出種種荒誕不經的神話,斂財誘色,無惡不作,這樣已有逾百年之久。
根據這一世呂嶽的記憶,這座上方山的香火終年不絕,迎神賽會,亦是層出不窮,此外還願唱戲、酬謝豐收唱戲、久旱災荒、祈求雨雪亦要唱戲,酒食相邀,男女混雜,搞得烏煙瘴氣。
據說五通神廟的廟祝極富,因而以放債為副業,民間傳說借了五通神的錢營商,可以致富;所以不需周轉,亦來借債。
還債時要燒香唱戲,所以一年三百六十五天,上方山上幾乎沒有一天不是歌舞笙簧,徹夜不斷。
五通神像古時“河伯娶婦”那樣,亦為娶陽間婦女為妻;絕色婦女偶有寒熱之類的症候,立刻就有人斷定,說是“五通神看中了”。
這一來,她的家屬就不替她治病了,眼看她漸漸病重,至於死亡,也有些婦女,會跟母親嫂子悄悄說起,在夢中曾恍惚與五通神同上陽台,像這樣的情形,每年總有幾十家。
“大人英明!這等淫祠,簡直就是跟邪教沒什麼兩樣,光天化日之下,豈容此淫昏之鬼橫行,早就應該徹底搗毀取締了!”
“哦?那你就不怕得罪了神鬼,身遭厄難嗎?”
“嗬嗬,這有何不敢?所謂‘怪力亂神、子所不語’,這可是大人前不久剛剛指教過小人的,再說了,這個所謂的五通神,隻不過是一些喪盡天良的神棍、巫師假借名義作惡!
大人乃是當世大儒,一身浩然正氣盡可震懾群邪,小人跟隨大人左右,根本就無需懼怕這些牛鬼蛇神!”
雖然呂嶽最後的這一句話不免有些拍馬屁的嫌疑,但整番話的中心思想,卻正好契合了湯斌的心中所想,因此一向謙和清正的湯斌不僅沒有半點反感,反而是單手撚須,微笑著點了點頭,頗為滿意的說道:
“如此正好,你今日就且隨本官一道去搗毀這座敗壞民風、擾亂世俗的淫祠!”
此刻上方山正在鑼鼓喧闐地唱神戲,在場的民眾突然看到一群隸役上山彈壓,驅散香客閑人,大家一打聽,說是“湯大人上山”,心裏無不疑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