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嶽兒,你且先隨我一同入京,在郡王府中安頓下來之後,咱們再慢慢想辦法尋訪蘇婉母女的下落,並相機搭救!
貧僧這次來江寧,就掛單在鷲峰寺中,既然咱們行程已定,就盡早動身,若是沒有其他的事情,莫若定在明日一早啟程。”
說著,玉林和尚對顧媚再度合掌施了一禮,“眼下天色已經不早,貧僧就先告辭了!明日一早待嶽兒打點好行裝,就直接來鷲峰寺與我彙合吧!”
母子倆將玉林和尚送走,呂嶽卻依舊興奮異常,執拗地纏著顧媚,追問她關於玉林禪師與董小宛的事情。
“我的大少爺!你明天還要出遠門,還不去早點歇著!
老娘還得給你收拾行裝,那裏有這麼多閑工夫陪你聊天!這些陳芝麻爛穀子的舊事,去問你師傅!”
“嗬嗬,娘親大人,就是因為嶽兒明天要出遠門了,以後你想找我聊都沒辦法了,今天晚上本少爺難得有興致陪你秉燭夜談,就不要推辭了!”
顧媚被逼的實在無奈,隻得停下手中的活計,輕輕地歎了一口氣,凝望著眼前的這個清秀少年!
不知為何,自從上次呂嶽遭受雷擊重傷之後,她便感覺到自己的這個兒子逐漸變得有些陌生起來,無論是言行還是性情,較之以前,都有了一種說不清道不白的變化!
但無論如何,在顧媚的心目當中,這個十三歲的清秀少年,始終是自己的兒子,嶽兒長這麼大,從來沒有離開過自己的身邊,兒行千裏母擔憂,此時的顧媚雖然沒有說話,但依然掩飾不住眼中的不舍和擔心。
“娘親你放心,此番我又不是一個人去京城,有師傅的照應,根本不會有什麼問題的,等到蝶兒那邊有了消息,我會盡快回來的,我也舍不得娘親啊!”
“小兔崽子,就會油嘴滑舌!出門在外,一切都要當心,尤其是救人這件事情,勉強不來,千萬不要說救人不成,把自己也給搭進去了!
老娘就你這麼一個兒子,還指望著你養老送終呢!”
說到這裏,顧媚的眼眶一紅,眼淚幾乎就要盈眶而出。
“對了,娘親,您還沒告訴我關於師傅的事情呢!”
此時呂嶽一見顧媚的神情有些不大對頭,怕她又嘮叨個沒完,趕緊轉換了一個話題,想借此引開她的注意力。
果不其然,顧媚聞言,臉上現出了一副若有所思的神色,先是深深的吸了一口氣,並沒有立即說話,眼神中顯現出來的,是隱隱的懷念和惆悵,仿佛是在追憶著那一段逝去的遙遠歲月。
看到顧媚的這幅神情,呂嶽的心中不由自主的咯噔了一聲,暗自嘀咕道:莫非娘親在年輕的時候,還跟這位玉林大和尚還真有一段什麼纏綿悱惻的往事?
“其實說起來,你的這位師傅,在二十多年前,還真是一個大大有名的人物!
他在出家之前的俗名叫方以智,字密之,是安慶府相城人,父親在崇禎時曾經官至湖廣巡撫,出身官宦世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