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臨一見之下,當即驚為天人,不僅厚厚賞賜了鄂碩父子二人,並且還將董小宛冊立為董鄂妃。
在宮內外的一片訾議聲中,董小宛進入掖庭,來到了順治身邊,為了表示隆重,順治特地為董小宛舉行了隆重的冊立典禮。
冊封之文說:“朕惟乾行翼讚,必資內職之良,坤教粥成,式重淑媛之選,愛彰彝典,特沛隆恩。
谘爾董鄂氏、敏慧夙成,謙恭有度,椒詩敷秀,弘昭四法之修,蘭殿承勞,允往二南王化。
茲仰承懿命,立爾為皇貴妃,錫之冊寶。
其尚抵勤夙夜,衍慶家邦,雍和鍾麟趾三樣,貞肅助雞鳴之理,欽哉!”
皇文為“皇貴妃寶。”
董小宛入宮後僅四個月就成了皇貴妃,在**裏地位僅次於正宮皇後。
自董小宛入宮後,福臨便將原本應對**眾多嬪妃的關愛,一古腦全集中於了董鄂貴妃一身,在眾嬪妃眼中,這種專寵是比皇貴妃地位更令人豔羨之事!
順治十四年十月初七日,集萬千寵愛於一身的董鄂妃在宮中產下一個皇子,排行第四。
福臨大喜過望之下,預備待其年紀稍長便立為太子。
他原已確定立太子後便著手撤議政,誰想這位後來被追封為和碩榮親王的皇四子,卻僅僅隻活了三個月便夭折了!
伴隨著皇四子之死,順治帝滿心的雄心壯誌仿佛也跟著被摧殘殆盡,在整整一年多的時間裏,整個紫禁城都籠罩在一片哀傷的氣氛當中。
經曆過這個巨大打擊之後的福臨,在董鄂妃的影響下,逐漸開始對佛教思想產生了興趣,甚至在去年年末的時候,他還委托安親王嶽樂遍訪天下有道高僧,預備邀其來京說法。
這一段時間以來,隨著心情的逐漸恢複平靜,福臨又開始有了改變政體的想法,尤其是數月之前,征南大軍勝利進展的消息,更是再度鼓舞了他,他的雄心又抬頭了,也更加使得他堅定了要改變現存政體的決心。
在這個時候,開國勳臣、太宗皇帝倚重的軍師、已經致仕在家的大學士範文程也恰好向年輕的皇帝進言道:事權集於君主,天下大治可望成就。
福臨提出的撤議政、組內閣,這位老臣也很讚同,不過他特別提醒皇上道:
“撤議政極其不易,不但違祖製,而且易失滿洲人心,請皇上仔細推敲參詳,用最穩妥的辦法,緩緩施行。”
但福臨的性格一向都是隨心所欲,眼下自己的想法有了支持者,他更加覺得迫不及待了,謀劃一旦成熟,就算是多等半天,他也忍耐不住了。
於是,福臨很快就去找心目當中的第三位支持者——莊太後。
然而出乎他的意料,作為福臨的親生母親,莊太後對於福臨的這一番大膽舉措,卻並沒有表現出明確的支持態度。
這位被後人尊稱為“統兩朝之養孝,極三世之尊親”的莊太後,沉思了許久,才同意他不妨一試,但決不可逼得太急太緊:
“皇兒,不是母後不支持你的改革舉措,不過,議政王貝勒大臣會議畢竟是祖製,如果貿然取消,必定會引來眾多滿族勳貴們的強烈反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