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後。
飛機降落在東南亞某國,尚揚這次出行可謂是全豪華陣容,所有班底都帶過來,除了丁年必須隨行之外,李莽跟隨、李龍從新門趕過來,除此之外,還從風門村挑選出六名青年。
唯一落下的就是影子。
他與尚揚是不是從屬關係,也談不上是兄弟,隻能稱之為合作,他不想來,尚揚也沒辦法強求。
之所以選擇這裏,主要有三點原因,其一是窮,在正常協商沒有辦法進行的情況下,尚揚可以用投資來當成條件,參與其他設施的建設,讓他們把基站建立起來。
其二是技術落後,這裏的國家多數都以種植業以及旅遊業為主,礦產資源豐富卻伴隨著開發成本大,探測也主要依靠國外,就像上世紀的華夏,被外國專家一句:這裏沒有資源不知否定了多少地區,還是多少年後華夏技術跟上,才勘探出來,丁年的技術正好能彌補這一空白,並且準確測量出存儲量。
至於第三點原因就是關係:史珍香,史家的關係,史家在整個海麵臭名昭著,卻能在這裏安全上岸,背後的關係必定盤根錯節,隻要有她幫忙,事半功倍。
“這裏風景很不錯,確實適合華夏人旅遊”
尚揚看著窗外,處處是東南亞風情,街麵上隨處可見椰樹,行走的人,與國內穿著也截然不同。
“吧啦提,根據最新數據統計,來這裏旅遊的人,華夏人占到百分之三十五,你能想象一個國家的旅遊經濟竟然是靠華夏人撐起來的?還有人做過分析,如果華夏人三年不來旅遊,能讓這個國經濟倒退二十年…”
丁年隨口出數據。
他最初的基地就是在東南亞,所以很多國家都了解,後來是因為接連發射失敗,造成環境汙染,被迫搬遷。
“華夏人牛逼”
尚揚粗鄙了一句,華夏人談不上世界上最喜歡旅遊的,但絕對是世界上旅遊消費最恐怖的,遙想當年國際做空機構被華夏大媽給橫掃,就足以證明華夏人的消費能力。
“木秀於林風必摧之”丁年又道:“華夏人在這裏是冤大頭的代名詞,不管承認也好,不承認也罷,這都是事實,賣給外國人一塊錢的東西,賣給華夏人至少一塊五,還不講價,並且還有很多人吹捧,等我有時間做個旅遊APP專門揭示這些地區的醜陋,盡可能精細到每個門店,媽的…”
尚揚沒想到他還如此憤青,不過想想確實很生氣,恐怕這也與國人傳統的…儒…有關。
正想繼續聊風土人情。
“叮鈴鈴”
電話緩緩響起。
史珍香的。
接起來,史珍香她已經到酒店。
尚揚掛斷電話,麵色一陣難看,倒不是因為史珍香本人,而是前方的李龍和李莽,還有前後兩輛車上的風門村眾人,他們姓李與是史家是世代仇敵,雖最後和解,但是幾百年的血雨腥風根本沒法化解,早就根治在骨髓裏。
史家盜墓。
李家守墓。
實話,尚揚對史珍香沒有任何意見,哪怕國內流出的文物大多數都是出自史家的手筆,可是…如果沒有國人漢奸的裏應外合,可能把文物運出去?相比較而言,尚揚更痛恨國內那些偷偷把文物運出去的人。
放下電話,看了看前方的李莽和李龍。
想了想道:“史珍香在酒店!”
完,仔細觀察二人。
果然,李龍呼吸重了一些,他還好,畢竟與李家人相認時間不是很長。
李莽身體不可控製的緊繃一些。
他們都清楚尚揚與史家早有聯係,但也不是不明白事理的人,有些時候,史家充當著至關重要的作用,比如當初在海上劫持張家的貨輪,可理解歸理解,親眼看見史家的話事人,還是難以控製情緒。
尚揚想了想又道:“你們可以動她,但盡量不要傷及性命,在這個地方史家勢力很大,要比賈家在牛城的勢力還大,他們手下都是一群亡命徒,所以,你們動她可以,如果出了人命,咱們都不方便離開”
合作歸合作,但站在哪一方還是要明確的。
如果真打起來,尚揚一定幫助他們。
“我聽史珍香很風騷,你們可以用鞭子抽她…”丁年適時開口一句:“實在不行我給你們把門,你們在房間裏教育,我聽聽聲就行,看看這個海盜頭目,在床上是不是也很彪悍,嗬嗬…”
他是在緩和氣氛。
“隻要她不惹我,我不會動她!”李龍率先開口。
李莽還是難以提起興致,不過也道:“我知道以大局為重!”
“不用以大局為重,該打就打”尚揚話更直接,他確實是想讓二人動手,這也算一種發泄方式,要是憋的太久了容易爆發,先釋放一點壓力,能讓事情更平穩,隻要不出人命,想想史珍香絕對不會玩的太過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