巫蠱之禍(1 / 3)

(一)

嘉幽蘭兮延秀。

蕈妖淫兮中溏。

華斐斐兮麗景。

風徘徊兮流芳。

皇天兮無慧。

至人兮仙鄉。

天路遠兮無期。

不覺涕下兮沾裳。

——漢武帝《思子賦》巫蠱之禍

漢史記載,漢征和元年(公元前92年)十一月,方士及眾神巫聚集京城,用妖術迷惑眾人。女巫在宮中來來往往,教宮中的妃嬪們念咒。漢武帝劉徹大怒,從誅殺後宮嬪妃到誅殺大臣,殺數百人。後又發動三輔騎士在皇家園林裏大搜查,並在長安城中到處尋找,過了十一天才收兵。自此巫蠱之禍興起。

這些時日城中依然不太安寧,雖三輔騎士已奉召收兵,然入夜仍可聽聞守城士兵佩劍巡查,嗬斥和抓捕嫌犯的聲音。直到夜半三更長安城方才完全陷入一片沉寂。

武帝厭惡巫蠱之術,然巫蠱興起之因卻源於宮中嬪妃的爭寵獻媚。武帝貪戀女色,嬪妃眾多,衛皇後早已不是那個可以寵慣後宮,為武帝獨愛的幸運女子。歲月不饒人,即便再動人的容顏也會隨時光的飛逝而變得日漸蒼老,衛皇後尚且如此,其他宮中嬪妃的光景可想而知。然而她們錯將巫蠱之術作為爭寵的法器,特別是那些昔日風光無限,如今卻落得庭前冷落,門可羅雀的妃子們,更是對這些歪門邪術寄予厚望,不曾想卻是犯了武帝大忌,最後落得慘死的下場。女人可憐,皇帝的女人更是可憐。

長安城此次的“血洗”,數萬人慘遭殺戮,昔日喧鬧的繁華都城現如今白日也鮮見人影,活像一座“鬼城”。太子宮亦是比以往更加謹慎、戒備,太子閉門謝客,無必要之事亦很少進宮。

太子劉據是皇後衛子夫和武帝所生的皇長子,武帝年到三十才得這一長子,興奮異常,曾命人作?皇太子賦?以彰顯欣喜之意,並大赦天下,立子夫為後。劉據六歲時被正式立為太子,武帝對其喜愛異常,雖覺其性格“仁恕溫謹”,“嫌其材能少”,覺得與自己不大相似,卻依然灌注了很大心血悉心栽培,為其建“博望苑”,甚至允許其招收門客。太子博愛,得百姓擁戴。武帝喜征戰,百姓苦於戰事已久,太子出言相勸,勸自己父皇減少與外族的戰事,武帝卻說這樣做是為了太子將來可以安享太平。然隨著武帝年老,太子與衛皇後所得到的關愛日漸減少,使得太子“常有不自安之意”。而且太子的仁厚也得罪了一些主張嚴刑峻法的官員。長平侯衛青病逝,太子與武帝日漸生疏。巫蠱之術遭武帝如此嫉恨,太子宮雖不興此風,卻依然使太子感覺不安。小心謹慎的衛皇後也一再告誡太子小心被奸人所害。也難怪,前些時日太子進宮謁見皇後,好久才從宮中出來,蘇文卻向武帝報告說太子之所以在皇後宮中呆那麼久。是因為方才調戲了宮女,武帝非常氣憤,將太子宮中宮女增加到二百,衛皇後恨得咬牙切齒,讓太子稟明皇上殺死蘇文,太子卻說:“第勿為過,何畏文等,上聰明,不信邪佞,不足憂也。”還有一次,武帝身體不適,派常融召見太子,常融回來卻向武帝進言道:“太子麵帶喜色。”漢武帝一時黯然。等到見到太子,卻發現他麵有淚痕尚未掩去,卻強裝笑臉安慰自己的父親,漢武帝才知常融欲加害於太子,將常融處死。如此幾次三番的遭奸人算計,即便武帝未曾真正質疑太子,太子卻不得不防,帝王之家素來親情淡薄,即便是父子又何如,親情比不過權勢,權勢充斥著算計。

武帝身體已一日不勝一日,月初一場大病險些叫他撒手人寰。其實隻有武帝自己心裏清楚,與其說是憎惡巫蠱,不若說是害怕巫蠱。宮中前些日子搜出不少桃木劍和桐木偶,看似柔弱善良,明豔動人的一個個宮女子,笑顏背後卻包藏禍心,令人脊背陡生陣陣寒意。近來江充總勸他前往甘泉養病,也好,甘泉幽靜,確實是當下養病的合宜之所。太子行事穩健,政事托與太子他並未覺得有何不妥之處,皇後仁德賢良,後宮有子夫在,他亦可安心。於是不多時日武帝便辭宮離京,驅車前往了甘泉,徒留太子和衛後留守未央宮,如往常一般,並無甚大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