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輯 代曩者傳話(1 / 3)

第一輯 代曩者傳話

《儺鄉夢話》

一群年齡不一、胖瘦各異、穿戴參差不齊的老少,戴著喜怒哀樂的麵具,在一棟木房的堂屋,手之舞之,足之蹈之,口之唱之,鑼鼓鏗鏘,號角時鳴,屋內門前,成百男女老少聽得津津有味,看得眉笑眼開,不時哈哈。問何意?旁人答:此乃迎神驅鬼、祈福消災也。再問,木屋突然變成劇院,燈火一片輝煌,唱跳之人未變,觀賞之人變成黃皮膚、黑皮膚、白皮夫,藍眼睛、黑眼睛,坐在成排的靠椅上,衣著一律鮮亮整潔。唱跳之人,進出舞台,或腳踩刀梯拾級而上,或腳踏紅鐵如履平地,或頭插尖刀而端盤敬酒於觀眾前……唱跳完畢,人呼會長的白發老先生曲六乙上台稱:曹禺說此為“戲劇活化石”也。

戲畢,唱跳眾人不見,瞬間隻見身軀魁梧、白發胡須飄逸之神立於前方,回顧,劇院不見,皓月如同白晝。吾好奇前往問之:“何方神仙?”

答曰:“吾乃黔省儺鄉之儺神也,專使儺師跳唱儺堂戲。”

哦,原來這麼耳熟眼熟,原是家鄉貴州德江之神啊——不好意思,敝人此前將這儺字讀成了“癱”,有時也讀“難”,原來讀“挪”呀。再問:“儺神,你有什麼能耐啊?”

“搭一座橋,驅儺師在人、鬼、神之間穿梭。”

“可否將戲整理成文代代相傳?”

“不用。吾鄉已出版戲文、論文數卷,錄像、照片無數。省文化廳已授牌,現待文化部命名。”稍停,他從腋下取出一疊書稿,環顧四周神秘地說:“此乃連篇夢話,他人隻願抑或說隻敢擇發數篇,後得《銅仁日報》社長周伏生開綠燈,各位老總放行,半睡半醒之人羅漠在《梵淨山周末》開設專欄,陸續麵現人間。今見你為不信邪之人,送給你,以你的名義成書,如何?”

一瞟署名,再問:“你不是叫辛樂嗎?為何敢做不敢當!”

儺神歎曰:“此為編輯假借他名也,好心的編輯可能是為了‘保護’我,究其根源,實怕‘文字獄’禍及吾身。深知文學改變不了別人,也改變不了自己,隻求心中快樂;有詩為證:‘住在天上的未必都是神/住在人間的未必都是人/住在地獄的未必都是鬼//神到了人間比人更平常/人下到地獄比鬼更微賤/鬼上了天堂比神更神氣。’多少牛、鬼、蛇、神,都被人們踩在腳下……集冊成書,也隻能找吃過雷膽的中國文化藝術出版社,喝過虎血的蔡誌翔做責任編輯……。萬一黴運降臨,我為你們和他們祈福消災吧!”

“今昔何年?非因‘清風不識字,何故亂翻書’而殺頭的朝代,也非指出‘太陽裏有黑子’為惡毒攻擊偉大領袖而坐牢的年份,何出此言?真有人興“文字禍”,區區筆名能有何用?首先倒黴的是他們,然後很順利地倒查到你。”

儺神大笑:“此乳臭未幹之言也,還是看看內容再言吧。”

匆匆翻畢手稿,坦率告訴儺神:“還‘文字獄’呢,你這種文體,自稱‘雜文’,想來是雜七雜八的意思吧,在報上我看過,也在新浪網文學原創、煙雨紅塵、在水一方等論壇裏讀了。正如一位網友所說,遮遮掩掩的語言,全無匕首投槍之功能;所列素材,不為報刊所登,也為現實所有;再觀謀篇布局,文學性不佳,形象化不夠,可讀性不強,題材範圍狹窄,知識層麵不寬;一些篇什,平鋪直敘,語言幹巴枯燥,猶似新聞報道。再說你自命這‘趣味雜文集’,無非是為了吸引讀者眼球,真正有趣味的篇章不多,《老鄉何方人士?》、《命運佛手中?》、《我們縣城比香港》、《感受雲南旅遊》等篇什,應該算散文 ;你說你寫得輕鬆,改得辛苦,可開拓深度確實缺乏,觀你底稿,文中不時還有病句和錯別字呢,如果沒有編輯修改,直接打印成冊,那真是貽笑大方了。再說《儺鄉夢話》這書名,怎麼看都是仿鄧拓的《燕山夜話》,襲魏明倫之《巴山鬼話》,稍有可取之處,隻是讓人想起,人和鬼之間,原來還有一段時空。如用我張賢春之名出書,我倒認為楊德淮老師建議的《傻人傻話》更佳。”

“難道人間真的已變?我原以為雜文書刊暢銷,眾人奇文共賞,乃鄧拓等人倒黴之前奏矣。”

“鄧拓之輩倒黴之前,雜文繁榮隻有年半,猶如曇花;餓死人之後,曇花再現年餘。有人說:天下太無道,不準庶民非議,庶民不敢公開非議;天下太有道,放手讓庶民非議,庶民是無可非議。而今雜文之花猶如繁星,從初綻到盛開,已曆二十餘年,其間雖經風霜雪雨,卻是越來越鮮豔。就說你這些夢話吧,吾鄉領導有誰責難?此表明,人間已走上民主法製軌道,但民主法製還不健全;社會已有了一分寬容,但這寬容還不寬廣。就連我們的憲法,都也規定‘中華人民共和國公民對於國家機關和國家工作人員,有提出建議和批評的權利’……”

儺神切斷我的講話:“好啦好啦,不要再說教了,吾堅持己見不動搖:從來都是拍馬溜須升天,直言犯諫入地。世間有幾人敢對我們不敬?你沒看到,有人在我們麵前的打躬作揖之態?你沒發現,有人在我們麵前那份焚香燃紙行賄之虔誠?你沒耳聞,有人念念不忘請求我們保佑他升官發財?更有甚者,總在我們耳邊詛咒他人,請求將人家弄到地獄,萬一不行升上天堂也可。聽得耳朵起了老繭。有時正逢心境欠佳,又見敬給吾神不及其所得九牛之一毛,就將其中一二人丟進了監獄,或更進一步,把其中一些人弄去天堂或地獄……還是回過頭來說你們人間吧,有幾人喜歡聽你說他臉上有點髒?他會說他都沒有看見你能看見?你不是雞蛋裏挑骨頭也是小題大作,將囊腫說成了癌瘤!他不打擊報複你,卻在某個關鍵時刻,說你才德不對稱呀;或送你一雙鞋子,漂亮又耐磨,別人稱羨不已,你卻總感到有些不合腳,什麼地方不合腳呢?妙就妙在你有口說不出……如果敬奉我們的人知道是我在譏諷他們,今後我喝西北風呀!”

“我就不信邪!”我急不可耐地打斷儺神的話,“人說‘一言不能興邦,一言也不能喪邦。’我不相信日日喊‘萬歲’的人都愛國,也不相信高唱‘中華民族到了最危險的時候’的人就賣國!”

“哈哈,又一說夢之人矣!你有膽量就用你的真名實姓成書吧。出名獲利吾不眼紅,倒黴失算請勿找我。”儺神說罷大笑升空。

轉身再看,隻見《儺鄉夢話》陳列案頭,甲乙兩友分坐兩側。甲問:“你相信這些夢話嗎?”

我答:“相信!俗話說得好,日有所思夜有所夢。”

他笑:“你真是傻得可愛。”

乙問:“你相信這些夢話嗎?”

遲疑片刻,答曰:“不相信!古人說得對,癡人才說夢。”

他笑:“你真是聰明透頂。”

2005·6·11 遵醫附院耳鼻喉科

《孫悟空悔過》

夢拾《孫悟空悔過書》,除括號內的內容疑為草稿時內心獨白外,與《仙境報》刊登的無異。現將全文公布如下,供閑人研究時參考。

尊敬的敬愛的親愛的玉皇大帝(玉帝老兒):

“因嫌官帽小,致使鎖枷扛。”想當初,思今日,身陷囹圄,方知自由之可貴。痛定思痛,縱觀本猴今日的結局,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幾方麵。

一是忘了本。我自幼無父無母,全靠采食您賜與的山花野果充饑,囁飲您灑下的澗泉朝露解渴。後來一旦有了些許本事,入海鑽地上天,胡作非為,洋洋得意,竟想與玉皇大帝您齊名,與天地同壽,真是異想天開,不自量力。(如果不是如來佛那廝……哼!)

二是沒有加強思想品德修養。當初到須菩提祖師爺處學藝,他整天都是講經論道,稍閑就是掃地鋤園,一幹數年。本猴是來學藝的,腦中整天想的是長生不老之術,那些經道與我無關。後來通過半夜走後門學得七十二般變化,一個筋鬥雲翻十萬八千裏。誰知我稍一試他所傳技藝是否有效,即被逐出師門,致使我未能加強思想政治學習。(如果須菩提老兒授技不保守,本大聖肯定能打敗二郎神,逃出如來佛祖的掌心!)

三是得意忘形。這主要是老龍王送我(實為強奪)一萬三千五百斤的如意金箍捧給本猴壯了膽,使我有恃無恐,否則就不會有這根能大能小的金箍捧伸上天來觸動天庭了;另外就是閻王準許(其實是怕本猴手中的金箍棒),讓我改了生死簿,致使本猴頭腦中沒有了死亡的威脅,從而放肆與天鬥與地爭。

四是沒有正確的名利觀。太白金星來招安時,許我以高官厚祿,誰知隻是一個弼馬溫!別人還戲稱此官“已經不小了”。後來本猴得知這個官實在是小得不能再小時,一怒之下殺出南天門,回到花果山,並妄自尊大地封為“齊天大聖”。後來也是這太白金星哄我上天管理蟠桃園。這是個什麼官呢?連吃一個蟠桃的權利都沒有。

五是將自己等同於一般老百姓。人說靠山吃山,臨水喝水。我受此思想影響,不思悔過,忘了玉帝的大恩大德,把自己等同於一般老百姓,將自己看守成熟的蟠桃吃了,成了監守自盜。(一笑。一般老百姓哪能吃到蟠桃!連人間他人的桃子都不敢亂摘。)

為了立功贖罪,在此向玉帝檢舉揭發太白金星,他多次收受我的銀子,多次吃我宴請,這種仙人簡直是天庭的敗類,法理難容,應該嚴查嚴懲。(金星老兄,我沒有忘記我們曾結拜為弟兄,也沒有忘記曾喝雞血酒盟誓“有難同當有福同享,不求同日生但求同日死”,我實在是受不了啦。我們還是父子倆過河——各顧各吧。)另外,天庭還有許多位重權高的官員,擅養嬌慣寵物,縱容家童婢女為非作歹,這些寵物家童婢女,日後必將下界成妖變魔危害人間。關於這些官員的姓名,本猴屆時向您麵告。

玉皇大帝:如今我被如來佛祖鎮壓在五行山,心裏十分後悔。(當初怎麼就沒有多翻幾個筋鬥雲呢?)現在我真誠地向您懺悔,並要求減刑,其原因如下:我此前打死過封王稱霸的混世魔王,確保了花果山一方平安;本猴工作作風踏實,生活作風正派;除了名利思想受封建意識影響較重外,其他錯誤隻是多吃,沒有多占,更沒有私自揣腰包,從蟠桃宴帶回的美味佳肴都送給了花果山眾猴子(其實是分贓);重要的是本猴在每次民主評議舉手表決中,優秀率都達到了百分之百(哼,誰敢不舉手?!)……應該說,沒有功勞也有苦勞。“犯事”後,本猴已被刀劈劍刺雷打電燒過,被八卦爐以文武火煆燒了七七四十九天。鑒於以上原因和我的認罪態度,請求將本猴的刑期從五百年改為三五年或監外執行。(這吃鐵丸子、喝銅汁的日子實在難受,怎及當年在花果山眠蔭睡石、穿洞跳澗自由舒心?)

您如能滿足我的要求,本猴將從此不再自封齊天大聖,也同意取消美猴王的稱號,不再謀求任何官職,隻求到花果山,種草植樹栽花,老老實實做一名守法的普通猴子。如能立即釋放,今後也願意保護你們指定的唐朝師傅前往西天取經,絕對服從他的領導。(哼!放出來瀟灑五百年後再說,到時我看誰有能耐敢當我的師傅!)另外,由於人間刑律部門的話是耳邊風,文件法規是廢紙,故在花果山等待唐朝師傅期間,本猴將創辦“提醒服務公司”,自任董事長兼總經理,為人間不想妻離子散家破人亡的官員及時提個醒,免得他們“犯事”後和我一樣,都說“當初有人提個醒就好了”。

懵懂石猴 (齊天大聖)

2005·3·6鍾應山下

《唐僧述職》

吾皇陛下:

我西行取經考察團一行六人,在您的正確指引下,在本人的勤奮帶領下,經過爬山涉水,風餐露宿,迎寒送暑,斬妖伏魔,突破九九八十一道難關,終於完成了考察任務,取回了真經。現簡要述職如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