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無絕對,生活中許多道理都不是一成不變的,麵對同一件事情,從多個角度去審視,得出的結論可能會有所不同。辦事時也應遵循同樣的道理,同一件事因為麵向的對象不同,辦事方法也應該有所不同。
孔子是我國著名的教育家,他知識淵博,門下的弟子非常多。但是孔子教育這些弟子從來都不搞一刀切,而是因材施教,針對不同個性的弟子施以不同的教育方法。
有一次,弟子子路問孔子:“做事要三思而後行,對嗎?”
孔子說:“對,就應該這樣。”
過了兩天,另外一個弟子冉有又問孔子同樣的問題,可孔子卻說:“隻需要考慮兩遍就可以,不用三思。”
針對同一個問題,孔子卻有兩種不同的回答,人們很不能理解。於是就問孔子:“同樣的問題,兩個不同的弟子,為什麼您給出的答案卻不一樣呢?”
孔子說:“我是按照他們兩人的性格特點作答的。子路為人魯莽,不喜歡思考,所以我告訴他做事要三思而後行,以免他沒有考慮成熟而在倉促之間做出決斷;但是冉有生性優柔寡斷,對於一些事情往往是前思後想卻難以作出決斷,所以我告訴他考慮兩次就行了,沒必要考慮三次,用意在於鼓勵他大膽嚐試。”
人們才恍然大悟,紛紛稱讚孔子教育方法得當。
教育要因材施教,辦事的時候也要因人而異,如果對方重感情多於理智,那就以情動人,如果對方是講理的人,那麼自然就應該同他說理。三國時期,許允的做法就很值得人們效仿。
三國時期,魏國許允擔任吏部侍郎,在選派官員的時候,多選擇他的同鄉。魏明帝聽說這件事情以後,心中開始犯嘀咕,認為許允是在結黨營私,居心不良,於是就派侍衛將他傳去問話。
許允哪裏想到人在家中坐,禍從天上來,當他被皇帝的侍衛帶走的時候還莫名其妙。好在他的妻子腦袋極為清醒,趕出來提醒他說:“聰明的君主隻能以理說服,不能依靠軟語相求。”
魏明帝一見許允就責問他為什麼要重用同鄉,是不是有什麼不良企圖?許允想起妻子的話,便理直氣壯地說:“孔子曾經說過,在舉薦人才的時候要‘舉爾所知’,我之所以任用我的同鄉,那是因為我對他們非常了解,覺得他們擔任那些職務非常合適。如果陛下認為臣所說的話有不實之處,完全可以去考察他們,看看他們到底稱職還是不稱職。如果不稱職,臣甘願承受一切責罰,但如果情況屬實,還請陛下開恩放臣回去。”
魏明帝便對許允舉薦的那些同鄉做了一番細致的考察,發現每個人都可以勝任其職,於是對許允褒獎一番,讓他回家了。
許允重用同鄉,是根據魏國的薦舉製度。不管他此舉用意何在,也不論這麼做是否妥當,但完全合乎皇帝認可的“理”。許允的妻子明白,要想說服皇帝,以理服人才行得通,婉言哀求難以有好的效果,所以,她才叮囑丈夫要以理服人。許允也明白這個道理,麵對皇帝的責問,坦然以孔子舉薦人才時要“舉爾所知”相對,並通過用人稱職這條硬道理,擺脫了自己結黨營私、居心不良的嫌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