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十多名選手一字排開,每人都坐在桌前認真地加工著。這些部件都是木工活中常見的榫卯結構、拚接組件等等,顯然難不倒選手們。他們現在要拚的是速度以及對圖紙的準確把握。
喬楠悄悄地清點了一下選手,她對人數如此稀少感到好奇。冰城怎麼說也有3萬人口呢,學木工手藝的隻有這區區五十多人?經過一番打聽她才知道,學木工副職的人不是這麼少的,但也不是很多,而其中願意拋頭露麵地來參加比賽的人就隻有這些了。
據說今天的選手算是多的了,前兩輪的人更少。這道理很好理解,生活在2335年人們住在統一提供的盒子裏,建築技能和鑄造技能已經瀕臨滅絕了。隻是因為有像爐火純青那樣的異類存在,這些技能才得以苟延殘喘。
木工技能好上一點點,還是有人願意花時間自己打家具、做手工品什麼的。現實生活中的愛好自然是會隨著移民們來到新空間裏,所以學習木工副職的人比建築和鑄造還是要高一些的。
據說練習人數最多的副職是廚藝,其次是縫紉。不但冰城如此,放眼整個新空間都是如此。看來後天小蘭和夢筱卿參加縫紉技能賽、已經大後天如意參加廚藝比賽時都會競爭激烈呀。
木工師傅們手藝還是不錯的,陸陸續續的完成了任務。經過綜合評定,比賽結果當場給出。小偉獲得了第四名的好成績。盡管五十多人裏排名第四已經很不錯了,但這個名次也是很尷尬的。因為前三名將分別獲得一二三等獎,接下來的七名則統統為優秀獎。這有等級的獎和優秀獎差別還是蠻大的,大家當然都願意衝擊前三名了,尤其是排名第四的這個人。
圍觀黨爆發了一輪熱烈的掌聲,鼓勵自己喜歡的選手,然後比賽進入自選部分。
剛看到自選部分的比賽規則時,喬楠注意到其中有一個環節是“挑選木料”。既然是挑選,說明木料不是一樣的,那麼先挑選的人明顯占優勢呀。喬楠看過小偉雕刻根雕,造型什麼的全靠樹根的原始形狀,小偉的主要作用就是將樹根的美麗放大、瑕疵掩蓋。
敢於跑到這裏來比賽的木工都是有那麼兩下子的,水平相差不會太多,那麼木料的基礎好壞就基本決定比賽成績了。
喬楠很好奇地想知道他們選木料是怎麼個規則。應該不至於是大家一哄而上,誰搶到手裏算誰的。那也太粗魯了。還是應該有個順序的,比如第一輪結束後不是有了一個排名了嘛,或者正序或者倒序地選木料唄。
當然了,也可能是抽簽。但考慮到采集術被排除在比賽項目之外,喬楠知道生活技能大賽的組委會是想將運氣的成分盡量地降低,所以抽簽選木料基本被排除了。
正當喬楠在那裏猜來猜去呢,組委會將備選木料的樣品擺了出來。足足有三十多種,雖然大大小小地差別很大,但它們有個統一的名字叫做“木塊”。有20厘米×20厘米×20厘米的立方體,也有1米×1米×5厘米的木板,還有2米×10厘米×10厘米的柱體。
每個樣品上除了標明規格外還標著一個號碼,選手相中哪塊木料後把對應號碼告訴工作人員就行,他們會馬上給選手拿一塊真正的比賽用木料。如果所有的選手同時選中同一塊木料也可以,組委會的備料還是挺充分的。
組委會以大同小異的木塊作為比賽用料就是為了既公平又可以給選手個性化發揮的空間。這個選料難度看似被簡化了,可選手們卻都犯了難。當木料樣品剛一擺出來時,很多選手都露出了驚訝的表情。他們和小偉都一樣,平時都是雕刻樹根什麼的,整塊的木料都用來製作各種生活用品了。
選木料之前要先要回答一個重要的問題——自己想雕刻什麼?此節比賽限時90分鍾,雕刻東西太難的話時間來不及,太簡單的話分數肯定低。依據比賽規則,實用性、美觀性和難度要綜合考慮,另外還有一個隱含的標準要考慮——作品雷同的話得分肯定低。
究竟要雕刻一個什麼東西才能實用性、美觀性和難度並重,而且還要夠新穎地現場僅此一件呢?小偉皺著眉頭思考著。
======================================================================
你們猜小偉會雕刻什麼?答案下一章揭曉。
本書首發來自17K小說網,第一時間看正版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