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9章 初知父親身世隱居韜光養晦(1 / 1)

上官攸寧一路策馬來到慈心庵外,眼前是一座避居塵世的小庵。青瓦灰牆,屋舍儼然。牆外一片細細的青竹鬱鬱蔥蔥,遮掩著庵門。一派祥和寧靜,遠離塵世紛擾的幽靜。上官攸寧下馬,來到門前叩門。

“噠噠噠”清脆的聲響之後,一聲”吱呀”,一眉清目秀的小尼開門看到上官攸寧,麵露疑問:“施有禮,不知前來,所為何事?”上官攸寧道:“我家住雲城上官府,昨日裏遣丫鬟青櫻來此處,不知她是否在此?”那小尼目露了然:“昨日夜裏確有一年輕女子前來投宿,不知是否是施主找的人。請跟我來。”

上官攸寧道了謝,一路隨小尼來到後院禪房,曲徑通幽,花木深深,一路清幽寧靜。上官攸寧心感這裏真是個修身養性的好地方。可惜自己身負血債,無法置身事外,悠然於這幽靜處。轉過花牆,便看到青櫻在院子裏掃地,感覺到有人來,抬起頭,便驚喜的扔了掃把,奔向上官攸寧,叫到:“小姐,你終於來了。害我擔心了一晚上。”上官攸寧道:“路上耽擱了,無事。”那小尼看她們主仆團聚不便打擾,上前說道:“你們暫且住下,我去彙報庵主。”上官攸寧道:“多謝小師傅了,不知庵主可有時間相見,我受托來此處見庵主有事詢問。”那小尼行了一禮,回到:小尼法號慧心,施主叫我慧心即可。師傅慈雲大師正在庵裏,我去回複師傅,有客求見,請施主稍待。”上官攸寧點頭同意。慧心便去了。

大約等了一盞茶功夫,慧心便回來了。說庵主在禪房等她。上官攸寧便隨慧心來到慈雲大師的禪房。慧心開了門,請上官攸寧獨自進去。上官攸寧遲疑了下,徑自入內。

禪房擺設簡單明了,四麵雪白的牆壁,一張古樸的床榻,窗子對麵的牆上掛著一幅字畫,上書六個字,蒼勁有力,筆鋒磅礴,”隨心,隨緣,隨性”。

窗前的榻上一道服中年女子盤腿而坐,一副目慈麵善,和藹可親的模樣,眉宇間隱隱正氣。

上官攸寧上前一拜,道:“大師有禮,我叫上官攸寧,是上官陸離之女,奉家父命前來,請大師指點。”不卑不亢,有禮清晰。慈雲大師麵露驚色,急聲道:“家父可是遭遇不測!?”上官攸寧詫異的望著慈雲大師。隨即淡淡地道;“家父已不幸遭人殺害。我根據父親遺言找來這裏,還請大師知無不言,據實已告。”

大師收斂悲容,道:“我與你父親是兄妹,按理,你該叫我一聲姑姑。”上官攸寧一時震驚不已。慈雲大師接著說:“你父親本名不叫上官陸離,叫上官扶風。原是北燕京城鎮國公府的世子,樣貌出眾,才貌雙全,十年前,一次隨父親出使西貞國,回來後便告訴父親說他不願娶聖上賜婚的尚書家小姐,要娶一個西貞女子為妻。你祖父哪裏肯答應,卻不想,你父親卻第一次那麼態度堅決,跪在父親房前三天三夜。你祖父無耐,便讓他離開鎮國府,對外宣稱病逝。以此讓皇帝取消了婚事。後來你父親便不知所終,直到前年,他突然找到這裏,我才知道,他娶了那西貞女子,就是你娘吧,隱居在此。談話間,他似有憂慮,但卻不肯多說。隻說日後有人來尋,便是他出事了。不想,今日你便尋到此處。哎!”說道最後,似是悲戚似是無耐。眼中的悲色讓上官攸寧又是一陣悲痛。

上官攸寧道:“爹娘無辜被害,我定要找出凶手,還爹娘一個公道!”聲音清冷堅定,讓慈雲大師一陣詫異。慈雲大師道:“你一個八歲的小孩子,哪裏能尋到凶手,更何談報仇?不要想了,你且安心住在這裏。等我寄信回鎮國府,便讓父親派人來接你過去。京城比我這裏條件好,不至讓你受苦,你爹在天之靈也安慰了!你且去休息,我給你爹焚香禱告。以慰他在天之靈。”

上官攸寧獨自回了院子。關了房門,讓青櫻不要打擾她,便獨自坐在桌前。開始計劃以後的生活。上官攸寧本就不是個會寄人籬下,看人眼色度日的林妹妹,她原來以為這輩子可以衣食無憂,吃吃睡睡安穩度日,卻不想老天還是看不得她懶惰。

現在有兩條路,一是按姑姑說的,放棄報仇,悠閑度日;一條就要斬荊伐銳,不死不休,找到凶手,報滅門之仇。上官攸寧顯然不是忘恩負義之人,向來就是個有仇必報,愛憎分明的人!所以她願意為了這些愛她的人去冒險,去尋找真相,哪怕粉身碎骨!上官攸寧開始思索,殺害上官全家的凶手一看就知道是一個殺手組織,訓練有素,手段殘忍。但這個組織卻不是幕後真凶,那高個黑衣人說了,雇主可是花了一千兩黃金買他們的命!

上官攸寧嘴角勾出一抹嗜血的笑意:是你們先招惹我,就要做好被我報複的準備!而此時江湖上號稱天下第一的殺手組織斷魂閣卻毫不知道自己將來的命運竟掌握在一個八歲女娃的手中。

上官攸寧想了一夜,想到要與一個殺手組織對抗,就必須有自己的勢力,自己的戰友。否則隻單靠自己勢單力孤,不能成事。所以,上官攸寧便在心裏起草了一個建立自己黑暗帝國的計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