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零二章 秀才串聯(1 / 2)

這一次來到廣記核心區域的流民比上一次晉南地震時候多不少,韓成光被臨時抽調在流民司工作。

這是一個臨時組建的部門,在這一股流民潮結束後就會解散。

軍司的幾個司通力合作,調配大量的吏員和軍人安頓流民,同時軍訓司開始在文宣部門的配合下鼓勵流民中的青壯男子參軍,盡可能打消這些流民在王家莊附近獲得土地耕作或是進工場做工的打算。

近來韓成光就是忙這些事,估計還要過一個月,他才能繼續跟隨農業局其他人繼續屯田墾荒的事。

“韓兄,少見了。”

幾個明顯秀才生員打扮的青袍男子,站在韓成光家門口等候。

一見韓成光回來,幾個人都是遠遠長揖作禮。

“常兄,秦兄,李兄,諸位少見了。”

韓成光向這幾個秀才拱手還禮,臉上露出淡淡的微笑出來。

這幾個人和韓成光一樣,都是天成衛學的秀才生員,年紀大多在三十到四十之間。

韓成光請這些人進到家中,安排仆役燒水泡茶,招待賓客。

“韓兄不必忙了。”秦水扁是個白麵書生,開口說道,“我等還有要緊的事情要辦,說幾句就要離開。”

韓成光一抬手,笑道:“諸位請說。”

另一秀才李雲陽道:“近來我們幾人到提學處還有巡按大人處上告廣記種種不法的事情,大量雇傭百姓,教唆他們背井離鄉到韃子地界,棄祖宗父母之鄉。又有數萬團練借拉練之名橫行鄉裏,以武力逼迫裹挾百姓,擅自收容大量外來流民,圖謀不軌,這些事都有實據,加上其自行設立軍司,挾製地方官員,幹涉地方政務,使朝廷所設縣令形同虛設。”

秦水扁也道:“這些事都是我等打聽多日才收集好的,我們找了很多人一起去大同上告,不過最終同行者不足十人,聲勢太小,提學洪大人打哈哈,說是要上報,不過我看多半是束之高閣不加理會,而巡按大人則壓根不見我們,直接打發我等出來,說是叫回鄉安心讀書,有實證再找提學上控……若是如此,朝廷設巡按何用?”

韓成光嗬嗬一笑,道:“諸位可曾找到舉人或是退職的官紳參與此事?”

三個秀才齊齊搖頭。

秦水扁說道:“我大同府本就文氣不盛,官紳舉人原本就少,現在還有不少人在外鄉不曾回來,就算在大同的,提起廣記一事,他們都是擺手搖頭,連話也不願多說,我等也實在是氣悶。”

李雲陽一臉期待的道:“我等記得韓兄也曾對廣記大為不滿,現在雖然在他們軍司裏學習農學,總不能真的是要投效他們吧?”

“我是真心投效。”韓成光麵色鄭重的道,“廣記於國有大功,對地方上也好。諸位的心思我明白,此事為什麼是諸多秀才不滿,全因近幾年大量的佃農退佃,轉為廣記的工人或是替廣記種地,各位雖然有優免田和丁口賦役的好處,但還是損失頗大,其實我這裏佃農退佃的也多,不過隻要好好種地,長短工總是雇傭的到,自家再多辛苦些,收成高了,算一算不僅沒有損失,反而多賺不少。”

韓成光也算苦口婆心,想要勸這幾個往作死的路越走越遠的家夥,趕緊放棄心裏所想,而且他能猜到,眼前這三個秀才背後肯定還有不少人,隻是敢於出頭的不多。

這幾個秀才之所以敢出頭,完全是因為太明對生員這個階層極為優待,隻要不犯大錯,幾乎沒有人會把生員怎麼樣,又因為以文馭武的傳統,秀才並不害怕掌握數萬兵馬的總兵。

當然,總兵官也真的奈何不了聯合起來的秀才。

但他們不知道,劉天宇不是單純的武將,已然是一方諸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