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8章 (4)紅箋寫盡寄無因(2 / 2)

眾人都道果然是最妙,隻是笑道,“這話是邀我們晚上賞月呢,也罷,中秋才過,十六七的月色也是不可不賞的。”卻聽得清瓊有歎了一句,“宿客幾回眠又起,一溪秋水枕邊聲。”眾人皆是一怔,青羅便笑道,“清瓊姐姐可是想家了?既然說是古故人,就當做家裏一樣,不必氣客宿之思,心裏既然開朗,秋水枕邊,不也是最開懷不過的麼?枕雲伴月,最是難求,姐姐有秋山為鄰秋水為友,豈不是名士之風?”清瓊便笑道,“我也不過是隨口一說,沒有別的意思,給你這麼一說,還真是更有韻致了。隻是我看著秋光疏朗,倒像是和你最是相襯的,怎麼王妃竟沒有叫你住在這一帶,也不知又指給你什麼好地方去,倒是想瞧一瞧。”青羅心裏也是一笑,自己在家時候住的便是秋爽齋,自己也最喜秋日之景象,覺得最是闊朗,時常喜歡一捧白菊清供,聽著那梧葉飄零的聲音。聽硯香說起院中四山四水之景,原以為飛蒙館種著梧桐,自然是秋色,卻不想竟不是,也不知又是怎樣風致了。

眾人往丹華閣後頭去瞧那一眼妝淨泉,果然如美人之眼,最是傳神,旁邊築有小小一座亭,就題曰“妝鏡台”,四圍皆是楓華如火,有落了許多在那泉水之中,隨著水流一路下山去了。水邊也有一塊大石,寫著殘陽帶秋色幾個字,眾人便又道原來還是董徽說的最是,隻道晚間便來此處相聚,先瞧了夕陽如火,再去瞧月色如霜。走的久了,便在妝鏡亭中小坐一時,議定了下一處便往青羅的飛蒙館去,不一時又是浩浩蕩蕩一群人走過去了。

青羅所居的飛蒙館,建築花木卻最是別致。既曰飛蒙,自然少不得梧桐,飛蒙館半嵌入一座小小山林,樹木自然以梧桐為主,夾以各色花卉,此時葉落金黃,分外疏朗。飛蒙館位於半山之上,山頂有一亭,名為杏花春雨,旁邊植著巨大的三本杏花,杏花初花豔紅,飄零如雪,這兩株花時相錯,開時常常一樹嫣紅一樹雪白,分外好看,正是道白非真白,言紅不若紅,請君紅白外,別眼看天工的古意。另有一株最為珍異,乃是西京雜記中所記載的五色杏,又名仙人杏的,“東海都尉於台,獻杏一株,花雜五色,六出,雲仙人所食。”說是五色,其實也不過是一株之上嫣紅輕粉雪白各色夾糅,分外爛漫。山坳裏頭更點綴有一所小小別院,名為勻妝居,遍植桃花,取的是元稹桃花淺深處,似勻深淺妝,春風助腸斷,吹落白衣裳的詩句。桐花本就是清明之花,此時秋日裏桐剪秋風,也自然別有一番韻致。隻是風光絕好仍在清明時節,桐花千萬如籠住飛蒙館的輕紫霧氣,點綴有山巔的雪白嫣紅,山間的桃花柔豔,最是醉人。

杏花春雨亭側與丹華閣的妝淨泉一般亦有一泉,名為笑冶泉,與另兩眼泉水滴翠泉、睡容泉並稱四時,一泉一山,合著山水訓裏頭“春山淡冶而如笑,夏山蒼翠而如滴,秋山明淨而如妝,冬山慘淡而如睡”的畫意,一拳則太華千尋,一勺則江湖萬頃。笑冶泉自杏花春雨亭一路湧出,在蒼翠枝椏與湖石掩映間時隱時現,流至飛蒙館,竟於半山之上彙成小小湖泊,又自飛蒙館出,層層飛瀑一路流下,遠望去飛蒙館如在飛瀑之上翼然。泉流至至平原又曲折數度,抱山而出,兩岸以小小一座石橋相連,這一脈泉流便是四水中的春水了。若要往山中尋訪,隻有在藤蘿垂墜間拾階而上,登石渡水,曲折回環,至山中小池才霍然開朗,正如美人,遠望可見一顰一笑,近觀卻又若即若離,直待你細細尋思了去,才知道音容笑貌。這一路景皆以春意取勝,水流清冽,夾岸花木皆蓊鬱青碧,春日花開爛漫,雖至秋冬,亦有琪花瑤草蒼翠如滴,玲瓏可愛。所以飛蒙館除了那一株仙人杏以外並沒有什麼名花異卉,如紅綃苑金秋尚開的芍藥,盈枝院數百珍異菊花,卻勝在清幽雅靜,山抱水,自成一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