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紀澤不辱使命
1865年,中亞細亞浩罕部的軍事頭目阿古柏帶兵侵入新疆天山以南各地,建立所謂的“哲德沙爾王國”。阿古柏的入侵給新疆造成了混亂,也給沙皇俄國造成了可乘之機。1871年夏,沙俄公然派兵侵占伊犁。1878年,清朝派崇厚為全權大臣前往俄國談判。1879年,崇厚與俄國代表在裏瓦幾亞訂立了《裏瓦幾亞條約》,規定:給俄國“代收”、“代守”兵費,以允許俄國在新疆自由通商、在伊犁設領事館等特權。崇厚的喪權辱國,使朝野一派嘩然,朝廷迫於輿論宣布拒絕承認《裏瓦幾亞條約》,並決定派曾紀澤使俄改訂條約。
1881年,曾紀澤到達俄國,談判伊始,對方陰險狡詐,咄咄逼人,說:“崇厚是特派頭等公使,所定的條約,難道是你二等使臣可以隨便妄加改訂的嗎?”曾紀澤義正辭嚴地說:“使臣無論頭等二等,均不能違背國家的意誌擅自訂約,若訂約也必須經過國家批準,這是天經地義的事。”在喀什噶爾劃界問題上,俄方堅持照崇厚原議,把中國現管的蘇約克山口等地劃給俄國,曾紀澤力言:“已定之界宜仍舊,未定之界可另勘,要中國在已定之界上退讓,實不合情理。”在領土問題上曾紀澤取消了崇厚所定的界址,保全了蘇約克山口等地。
終於在1881年簽訂了《改訂條約》(後修訂成《伊犁條約》),爭回了中國領土主權。曾紀澤的美名也載人了中國的外交史冊。
耶律楚材的口才
耶律楚材博學多才,廉明剛正,曾在蒙古成吉思汗、窩闊台兩大汗時期做事近30年,對元朝帝國作出了巨大貢獻。
窩闊台一度十分喜歡喝酒,經常與大臣們暢飲,以致於耽誤軍國大事。耶律楚材多次規勸,窩闊台都聽不進去。有一天,耶律楚材拿著一個被酒腐蝕壞的酒桶的鐵嘴對窩闊台說:“酒的作用,尚且能使鐵變得這樣,何況人的五髒六腑呢?”窩闊台頓時醒悟過來,對眾大臣說:“以後每天喝酒不超過三盅。”
還有一次,通事楊維中因為一個案子受牽連,耶律楚材依法拘捕了他。窩闊台十分器重和信任楊維中,得知此事後很生氣,派人把耶律楚材綁起來,可馬上又後悔了,讓人鬆綁。但耶律楚材不肯,聲色俱厲地說:“老臣位居公卿之職,輔佐陛下管理國家大事,陛下下令綁我,是因為我有罪,那就應該明示百官,讓他們知道我犯了什麼不赦之罪,現在輕易無罪釋放,如同兒戲一樣,如果涉及國家大事,也能這樣隨便嗎?”在場的官員大驚失色,以為耶律楚材將要大禍臨頭。可是窩闊台仔細想了想,認為耶律楚材言之有理,當場說明是自己搞錯了並向他道歉。
毛遂自薦促聯盟
戰國時期,趙國的平原君,齊國的孟嚐君,魏國的信陵君,楚國的春申君,合稱“四公子”。他們都以廣交天下誌士而聞名,各自收養了許多食客,平原君門下有幾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