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37章 通無阻即興發揮秀(4)(3 / 3)

劉邦最後還是聽從了他們的勸說,與鹹陽百姓約法三章,封閉秦朝宮室,引軍退還灞上。

麵對上司出難題

朱元璋命畫師周玄素畫“天下江山圖”。玄素擔心難以合聖意,便說:“我未走遍九州,不敢亂畫。請陛下擬個草圖,我再潤色一下。”

朱元璋便畫出草圖讓他潤色。周玄索又說:“陛下山河已定,一點兒也動不得!”朱元璋大笑,就不再提這件事。

周玄素這樣做的目的,是為了讓自己順利脫身。有些鼠肚雞腸、心術不正的人,一旦權力在握,很能發號施令,強加於人。若應其要求,事情做得好反遭妒忌,事情做不好卻要受懲罰。這時,麵對領導出難題,就要學周玄素,暫時避開。先退開一步,爭取時間加以緩和。如果還不行,就再退,避開鋒芒,緩和衝突,解決症結,直至找到辦法。

有一次,乾隆與紀曉嵐同遊汨羅江,戰國時期楚國三閭大夫屈原即自盡殉國於此。

乾隆突然心血來潮,問紀曉嵐:“君要臣死,臣當如何?”

紀曉嵐應聲而答:“臣當萬死不辭。”

乾隆:“卿是朕的忠臣,為表露你的一片忠心,我令你立即投水自盡。”

紀曉嵐:“臣領旨。”

紀曉嵐邊說邊奔向船頭。這樣平白無辜去死,紀曉嵐這位一代才子怎會甘心?隻是君命難違,不能不跳。其實,乾隆又何嚐是要讓紀曉嵐死,不過是要出他的醜而已,跳下去,自然會有人救,隻是臉麵丟盡而已。

但見紀曉嵐立於船頭,並不跳江,自言自語一番,卻回身跪在乾隆麵前。

乾隆便責問他為何不跳江,紀曉嵐回報:“臣正要投水,三閭大夫屈原忽從江中跳起來罵我:‘紀曉嵐小子,你難道想做千古罪人嗎?當年我投水,是因為楚王昏庸,楚國即將滅亡。現在皇上英明,國家昌盛,你卻要效我投汨羅,你將當今英主比作何人?’聽了這一番訓斥後,所以臣不敢投水。”

乾隆聽罷,開懷大笑,親手將紀曉嵐扶起。

在這裏,乾隆使紀曉嵐處於無論投水或不投水都不免一死的兩難境地。紀曉嵐則憑借自己的才智,讓乾隆在“英主”與“昏君”之間抉擇。從而,使乾隆收回成命。

卡耐基認錯有術

卡耐基經常帶一條小獵狗去公園散步,有一天,一位警察告誡他小狗外出一定要照規定係上鏈子或戴上口罩。卡耐基畢恭畢敬答應了。

開始幾天,卡耐基照警察說的做,一段時間後,他就覺得麻煩,就像在家園裏一樣帶小狗上街了。

有一天下午,卡耐基和小狗在一座小山坡上賽跑,突然那位警察又出現了,卡耐基一看:壞事了。

卡耐基很明白事情的後果,所以他沒有等警察開口就先發製人,自我請罪,說:“警官先生,這下你可以當場逮到我了。我有罪,我沒有托辭,沒有借口了。你上星期警告過我,若是再帶小狗出來而不替它戴口罩,你就要懲罰我。”

警察說話出乎意外地客氣,說:“好說,好說,我曉得在沒有人的時候,誰也忍不住要帶這麼一條小狗出來溜達。”

卡耐基忙說道:“的確是忍不住,但這是違法的。”

見卡耐基這麼誠心認錯,警察反倒為卡耐基開脫,說:“不過像這樣的小狗大概也不會咬人吧。”

卡耐基說:“不,它會咬死鬆鼠的。”

警察對他說:“哦,你大概把事情看得太嚴重了。我們這樣辦吧。你隻要讓它跑過小山,到我看不見的地方——事情就沒有了。”

卡耐基在整個事件中沒有與警察正麵交鋒,承認自己有錯,承認警察正確,而且是以爽快坦白、熱誠的態度承認的。

犯了錯誤,應該真誠對待,想辦法堅決改正。隻要誠心誠意去改,是一定會得到同事理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