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章 021 冠息,等等我…(1 / 2)

春節以後,永高院線、金公主院線、嘉河院線,都主動增加了《吊絲夫妻》上映的場次。

這部賀歲喜劇,勢頭勁猛,力壓發哥的《我愛扭紋柴》和華仔的《賭城大亨》,直追排名第一第二的《家有喜事》和《雙龍會》。

黑馬的誕生,其實就這麼簡單。

在國產的影視作品中,黑馬往往都是出自喜劇的,瘋狂的石頭、那些年我們一起追女孩、海角七號、泰囧…都是很好的例證。

至於為什麼,李冠息認為,這與國人缺乏快樂感有關吧…在有關機構的調查中,有幸福感的人,在我國所占的比例不是很高,央視‘你幸福嗎……答:我姓曾……’就可略見一斑了……而米國,有幸福感的人,比例高達百分之七十以上,就連一個乞丐,對自己的生活也是充滿希望、充滿熱愛……這個話題,就不再多說了,這也不是、誇讚米國、崇洋媚外,隻是以個人的觀點,從客觀的角度上,解釋一下為什麼我國的影視業,喜劇片往往成為黑馬的原因。而在米國,黑馬都是英雄片、魔幻巨製,這與米國人的驕傲感和英雄主義有關吧…而德國為什麼會製造出‘吊絲女士’那樣的影片,我覺得,德國人太嚴謹了,在工作上嚴謹,物極必反,在娛樂上,就需要那種出格的、瘋子式的、比無厘頭還無厘頭的作品了……還有英國,為什麼會出來個憨豆先生,這個,也與英國男子的個性有關,英國男子普遍的都很‘害羞’、很拘謹內斂,所以就出來了一個不善言辭、隻會用肢體動作表達內心情感的萬人迷‘憨豆先生’,而島國,為什麼會出來個‘蒼老師’,咳咳,咳…………嗯,個人見解,也不一定全都正確,反正每個地域,每個國家,他的文化,都與民族個性有關…抓住了民族個性,才能知道觀眾想要的是什麼,想看到的是什麼…

最終,隨著賀歲檔的結束,《吊絲夫妻》以3100萬港幣的總票房,位列《家有喜事》和《雙龍會》兩部大明星、大製作影片之後,成為了賀歲檔期的第三名。

而且,1992年,也是香港影視的黃金年,達到了有史以來總票房的巔峰期,就連排名處在二十幾位、三十幾位的影片,票房也有2000萬左右。

這與香港的經濟有關吧,任何行業,都是與經濟密不可分的,金融危機時的香港,周鑫馳一部《喜劇之王》,年度票房第一,但也隻有2000多萬的成績,甚至都趕不過92年排名第二十幾名的電影。

不鳴則已,一鳴驚人。

李冠息和《吊絲夫妻》,這兩個詞彙,在92年,被大眾熟知了。

媒體更是瘋狂的追拍、采訪李冠息……他基本上都不敢出門了,一出門,馬上就會看到無數攝像機‘哢哢’的閃眼睛。

“冠息先生,你別走……我是翡翠日報的,請問,您創作《吊絲夫妻》的靈感,來源於哪裏呢?…您是怎麼創造出‘吊絲’這個詞彙的呢?”

“冠息先生、冠息先生……請問您有女朋友了嗎?……您心目中的女神,是什麼類型的女孩呢…”

“冠息先生……我是wc娛樂台的,請問,您下一部作品是什麼類型呢?……會邀請誰做主演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