曆時四周,《吊絲續集》的上部,上映結束了,最後的票房成績,超過了李冠息的預期,達到了3700萬!一九九二年,果然是香港電影的春天,隻要有質量,就不愁沒票房!
五一檔期剛過去,六一又至,《吊絲續集》的下集,再次投放市場,但是由於下集的喜劇感不是很強,摻雜了太多的倫理道德和婚姻危機的問題,導致下集的上座率,沒有上集的高。
因為一部電影,最重要的就是娛樂大眾,摻雜太多的東西,反而沒有人願意去看,這也是‘正片’幹不過喜劇片的原因。
但李冠息已經具備了一定的號召能力,最終,《吊絲續集》的下部,也取得了2100萬的票房。也就是說,李冠息曆時十多天拍攝的、185分鍾的《吊絲續集》上下集,總共取得了5800萬的票房成績。
.
冷冷清清的永高院線,在這個暑期,出奇的爆棚滿座了!久久沒有笑過的何振坤,也露出了由衷的一笑,永高集團,也實現了黃柏鳴離開後的第一次贏利,除去投入,何振坤的淨利潤在兩千萬左右。
何振坤也暗暗地和女兒商量,有意把自己的影視製作公司,讓李冠息全權操持,取代黃白鳴以前那個位置。
《吊絲續集》的再次成功,同樣引來了各大媒體的吹捧。
那些拍馬屁的評價就不用多說了,但是,還有一些媒體,對他的評價是負麵的,對李冠息發起了輿論攻擊。這估計是一些競爭對手,羨慕李冠息取得的成績,就聯合一些不良媒體,故意抹黑李冠息形象。
反麵評論一般都是這樣說的:
李冠息的電影,是粗俗的、小成本、小製作的垃圾片,包含了低俗的性喜劇的成分、是一部‘瘋子’式的低智商作品,是‘三低’作品。還有一些反麵評論,說《吊絲續集》之所以引入婚姻倫理之類的內容,與李冠息的童年有莫大的關係;那些報紙,又挖出了李冠息童年是個癡呆的陳年往事,詆毀他在公眾麵前建立下的正麵形象。
.
李冠息看到這些評論,開始的時候很憤怒,但他知道,一個人成功了,自然會遭到別人的嫉妒,沒有負麵新聞的明星,不是好明星。
他既然認識到了這一點,對那些負麵的評論,也就淡然視之了。
不過,這也給李冠息了一個正麵的鞭策作用,李冠息暗暗發誓,自己要創新、要不斷地突破,改變自己建立的戲路,在喜劇的道路上,走的更遠。
於是,李冠息打消了繼續拍攝《吊絲係列》的想法,因為一個係列片拍多了,觀眾也會厭煩,沒有創新,就是自尋死路。
喜劇的風格是很多變的,武打喜劇,無厘頭喜劇,吊絲喜劇,性喜劇,輕喜劇,愛情喜劇、魔幻喜劇……甚至,周新池在拍攝《回魂夜》的時候,竟然雜糅了驚悚、恐怖的元素,也能拍成一種‘驚悚喜劇’,這個在喜劇的曆史上,也是一個很大的突破,因為驚悚恐怖元素,和喜劇元素,相差著十萬八千裏呢;這就像吃冰激淩的時候,加上芥末做調味劑一樣,是不可能雜糅在一起的東西,而《回魂夜》,卻打破了這種不可能,做到了驚悚與喜劇的完美融合。
所以,喜劇的創新空間,是無限大的…
李冠息也想在這個領域,不斷地進行自我突破,做一個名副其實的喜劇之王。
他想來想去,想到了一部比較特殊的喜劇電影——《天下無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