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重生1994(2 / 2)

至此,熊白洲終於確定自己是重生了,回到了這個中年時經常魂牽夢繞的小山村裏。

在這裏,父母還沒有老去,長姐還沒有嫁人,幼弟幼妹還在讀書。

甚至,曆史都沒有走岔道,此時的熊白洲正麵臨著輟學去南方打工的命運。

這一年,是1994年,熊白洲才14歲,初二輟學。

這個抉擇不是他自己要選的,是因為這個家供不起三個讀書的娃。

大姐已經早早的輟學在家幫忙,現在輪到熊白洲了。

這是年代的抉擇,也是家庭內部的忍讓。

誰都知道讀書的未來更好,不管是熊白洲還是他的姐姐,內心都是不願意放棄讀書的機會的,但為了更小的弟弟妹妹,他們選擇了自我犧牲。

在那個年代,有很多這種無言的選擇,也導致了不同的命運。

上一世的熊白洲早早去了南方打工,因為能吃苦,又趕上了好時代,著實賺不少錢,但這是透支年輕身體得來的,最後縱然熊白洲萬貫家財,卻因為忙於賺錢孑然一身。

所以,熊白洲上一世有三個巨大遺憾:一是未讀高中和大學;二是沒有結婚生子;三是沒有處理好與父母的關係。

院子裏傳來一陣有節奏的腳步聲,熊白洲明白這是早上去農忙的父親回來了。

夏季炎熱,農民忙田地最好的時候就是早上和傍晚。

院子裏,一個身材高大的中年人扛著鋤頭,邁著整齊的步伐走進院子裏,這就是熊白洲的父親熊正軍。

熊正軍以前當過兵,但在執行任務時出頭和流氓打架,違反軍紀被迫轉業,而且也沒有工作分配。

但是,熊正軍卻把軍隊的一些習慣都帶回了家裏,極大的影響了熊白洲他們。

比如,熊白洲任何時候腰杆都挺的筆直,做事也絕不會拖泥帶水。

熊正軍一身大汗回來,看到了眼睛通紅的熊白洲,行伍脾氣上來有心斥責幾句,但想到熊白洲即將放棄讀書,出去打工的事。

熊正軍歎一口氣道:“老二吃早飯沒,沒吃就過來吃飯。”

其實,熊白洲看到熊正軍回來,內心非常激動。

前一世熊白洲與熊正軍關係一般,等熊正軍去世後,熊白洲才真正的後悔。

那一刻,已經是中年人的熊白洲才驀然發現,自己在這個世上沒有父母了,已經找不到可以叫“爸和媽”的人。

那一刻,熊白洲才真正明白“子欲孝而親不在”是多麼痛苦的一件事。

這時,在廚房燒火的中年婦女端了兩大碗棒麵粥過來,放在桌上,操著濃濃的蘇北口音道:“老二先吃飯,吃完飯在家多睡睡覺,明天就去南方了,今天別跟你爸下地做事了。”

這是熊白洲的母親李娟,一個謹小慎微,一輩子都隻會聽丈夫話的女人。

熊白洲吃著棒麵粥,無比懷念。

一個人的胃喜歡什麼事物,在小時候其實就已經定性了,長大後就算吃遍了山珍海味,內心裏覺得最好吃的,還是小時候的那一碗飯。

因為,碗裏裝的是故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