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四章:醉月樓(1 / 2)

自古以來俠以武犯禁乃是各地州府頭疼犯愁的一樁大事,打也不是,抓也不是。

一來大隋習武任俠之風盛行,江湖武人數量遠遠比北胡與東越更多,在大隋內亂時眾多江湖草莽挺身而出,以“平叛救國,保境安民”為由,大肆騷擾叛軍糧道,更有數位宗師貼身保護大隋軍方高層,如在名留青史的胡兒海平原一役,隋軍大敗,若不是宗師符北刀嘔盡心血畫出一道令河山崩裂的山河符,將七萬叛軍堵在平原盡頭的山脈之中,否則連主帥王鷓巨便要身死與鐵蹄之下;先帝皇帝在內亂時禦駕親征,在薊北道與叛軍展開了一場史無前例的重騎對攻,當今的驃騎大將軍的父親荀百夫都差點死在那場馬蹄下血肉模糊的殘忍戰役之中,隋軍兵敗撤退時早已被叛軍毀去糧道,若不是尋梅山莊窮盡百年家業馳援隋軍,當今皇帝的龍椅上坐著的可就不是李家人了。

平定天下後,皇帝禦書“天下第一莊”大匾賜予尋梅山莊,更是親口許諾若非犯下叛國重罪,每任莊主皆可免去死罪三次之多;支援隋軍的江湖武人大多被大隋史官在史書上大書特書,流芳百世,卿以死效命,我自當以國士報之。

二來,當地官府捕快如何能鬥得贏生死裏摸爬滾打來的亡命徒?真有不開眼的莽夫得罪死官府,大動州軍全城搜捕時,人家又消失得無影無蹤,大隋捕快製服乃是深青色,又被江湖人戲稱青皮狗,往往閑暇無事就敢捉弄青皮狗一番,彰顯勇武。

而隨著監察司的橫空出世,江湖秩序為之肅清,憑的是什麼?一個字,殺。

誰也想不到皇帝身邊恩寵無雙的才子陶洞橋搖身一變成了監察司提司,起初江湖武人對這個揚言犯禁者死的讀書人嗤之以鼻,奶奶的你他娘的算哪根蔥?想管老子先問過老子手裏的刀。

陶洞橋誘以重金,許以典籍美人,大肆招攬江湖武夫,起初武人對此不屑一顧,但總有第一個動心的人,於是監察司在短短三年內籠絡到數百個忠勇死士,加之皇帝默認,諸多大內禁軍進入監察司當值,於是一場血雨腥風在大隋江湖上掀起。

擾亂民生者殺,擅自阻擾官府行事者殺,奸淫擄掠者夷本族,擅自鬥毆致平民死者殺,自恃武力巧取豪奪者斷一臂…

監察司十七殺,四夷族,九腰斬,十二廢手腳,赫然刻在監察司內一道血色紅榜上,每個監察司中人第一件事便是死死記住這些鐵律,至死不忘。

監察司成立僅僅五年後,死在監察司手中的犯禁武夫就有足足七百三十九人之多,其中修為最高者便是尋梅山莊莊主之叔,一身渾厚功力臻至洞幽境巔峰,但仍是死在監察司二十七名刺客刀下,一時間在江湖中掀起軒然大波,無數人都翹首以盼尋梅山莊能夠發聲,為江湖討一個公道,然而等了半年天下第一莊連個響屁都沒有,這時天下武夫盡皆悚然,真正認識到這天下,大隋是真正說一不二,不論是廟堂之高或是江湖之遠,都得按李家規矩來。

慕驚年從東宮回來後,正打算盤膝吐納,閉眼修行時,王虎頭輕輕敲了敲門,慕驚年開門迎進。

王虎頭笑問道:“慕小哥大戟練得如何,俺老王每次背你回來你都在俺肩頭熟睡得香,武道修行雖說應勤於日夜,慕小哥可要注意身體,過猶不及反不是好事。”

慕驚年看眼前淳樸漢子,心頭湧上一股暖意,輕聲道:“多謝王叔掛念,笨鳥後飛,總要吃些苦頭的,這些天要不是王叔,我可真得爬回來了。”

王虎頭不以為意地揮揮手,正色道:“今日來,乃是奉提司大人之命前來,慕小哥可要做好準備。”

慕驚年疑惑地眨眨眼,不知何意。

“紙上談兵,坐而論道是習武大忌,半夜時分監察司奉命拔除一個潛伏已久的北胡諜子窩,以往之所以養著不動手是想看看這塊魚餌能不能釣出來大魚,不想三年了連個響屁都沒有,提司大人命我等將其拔除,死活不論,還特地要慕小哥與我等同行,將其作為磨刀石砥礪武道。”

慕驚年咧開嘴一笑,真是想睡覺就送來床棉被,正合心意。十數天來慕驚年苦練大戟與刀法,大戟雖說揮舞起來不算吃力,但真要與人對敵隻怕是力有不逮,可那一手凶險至極的滾刀術,慕驚年可是爛熟於心,巴不得有送上來幾個不開眼的來練手。慕驚年當即點頭應道:“好,王叔到時要我如何做我便如何做,不要壞了司裏大事就好。”

看慕驚年並無畏懼相反十分興奮,王虎頭心裏暗自點頭,這蠻人尚武還真不是隨口胡謅的。

“將夜時分我等收網,到時會故意漏出一個網眼放出幾條雜魚,慕小哥可在必經之路等候,盡管下手生死不論,提司大人特地吩咐我等不得插手隻能在側旁觀,保慕小哥不死,其餘一概不管,慕小哥見機行事,若是力有不逮大可停手,我等善後,決不可緊追殘寇。”

慕驚年認真抱拳應下,砥礪武道是一回事,命那可就一條,孰輕孰重慕驚年還是分得清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