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一章:江湖裏有碗豬骨湯(1 / 2)

慕驚年心中一震,輕輕放下茶盅道:“此話怎講?”

顧靖梁眼神變換片刻後輕歎一口氣,正心誠意道:“本來身居監察禦史之位應當鐵麵無私,但是慕小哥與我有救命之恩,有些大逆不道的話,今日老哥我與你隻說一遍,天知地知,不入六耳。”慕驚年輕皺眉峰,點點頭,於此同時體內氣機漸漸流轉,若是院外有鬼祟之人隻要是不超過一品的武道高手,慕驚年自信絕不會錯漏。

“太祖皇帝振奮與微末,曆經數代嘔心瀝血大隋基業愈發強盛,直至先帝才一統中原,成為中原共主,靠的正是無數精兵良將舍生忘死衝鋒陷陣,不論是當朝武將魁首王鷓巨大人,亦或是老當益壯的驃騎大將軍荀老將軍,皆是在九國爭鼎中大放異彩的超一流帥才,定鼎中原離不開文士的鞠躬盡瘁,但終究是靠天下無雙的鐵騎與刀弓奪來的天下,兵者,大隋根基也。”

“故而曆代皇帝對於功勳老將恩寵有加,對軍方更是傾天下稅賦以供其戰力不衰。可如今天下承平已久,不少老將歸隱山田,但更多的還是躺在功勞簿上吃老本,這本無妨,數十年沙場鏖戰當得起這份恩寵。但聖人言‘道德傳家十代之上,耕讀傳家次之,詩書傳家又次之,富貴傳家,不過三代。’功勳老將之後大多性情彪悍卻無實打實的軍功在手,仗祖輩餘蔭家門富貴難免欺淩百姓,為禍一方。慕小哥動手抓去的那四人隻不過是尋常角色而已,朝中幾位二品實權將軍的後人,其劣跡罄竹難書,這些可就擺在我書房案頭,每日瞧見,煩心地很呐。”

慕驚年皺眉,不滿問道:“既然有確鑿證據在手,為何不按律法辦,天子犯法尚且與庶民同罪,何況這些混吃等死的二世祖?”

顧靖梁扶額一歎,接著說道:“這便是症結所在了。功勳老將們廝殺一聲,熱血灑疆場為國征戰,若是在此時年老無用之時被朝廷抓辦子孫,難免悲從中來寒心更甚,軍方上下若是見朝廷這般薄情寡恩,心中難免生出間隙,這等動搖社稷根基的事,著實難辦地很。”

“故而各個州道皆有不成文規矩,若是這些將種子弟並未出現罪大惡極之狀,皆是不願意招惹那些兵痞子一般的將門家族,都是睜一隻眼閉一隻眼和稀泥過去了,最多花個數千兩紋銀私了,再請州道長官胡吃海喝上一頓,彼此認個熟臉,日後便不會大水衝了龍王廟了。”說道此處顧靖梁眉間也稍有陰霾。

“說來可笑,那些個不知天高地厚隻認拳頭大小的二世祖吃虧時,絕大多是遇上了比自家權勢更大的子弟,因律法遭受牢獄之災的不是沒有,實在是不多。”

慕驚年不是蠢人,一番話下來茅塞頓開,頓時臉色便有些不自然,“顧老哥的意思是我這次下了一記昏招?不但不能令其收斂,反而有可能遭來非議?”

顧靖梁輕輕點頭,但隨即又開口道:“的確如此,不過慕老弟不必擔心。那不知死活的劉雲在臨走之時那番誅心言論,已經在民間引起非議,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將門子弟與官場來往皆是隻可意會不可言傳的隱晦事,他如今挑明了講不說,讓那些飽受其害不敢發聲的百信聽聞,引起民怨,這事說大可大,說小亦可小,不過終究是犯了大忌,要想脫身,棘手的很呐。”

慕驚年眼前一亮,他沒想到還有這等意外之喜,頓時拱手道:“願顧大哥教我。”

顧靖梁輕輕點頭,湊近了慕驚年小聲說道:“慕老弟為民除害不錯,小心行事便可,陛下對於蠻族一事關乎甚重,既然選擇對臨淄城一事不做太多懲戒,對你略有反擊也不會過多指責。但慕老弟終究不是中原人,這等事難免會被有心人大做文章,慕老弟謹記四字,‘君心,民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