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六章:早朝(1 / 2)

大隋三日一早朝,今日正值早朝,文武百官身穿官服從成京各處向太乾宮啟程,即便再品秩再小的官還是有那個銀子雇輛馬車,請個熟稔人情世故的老奴,從宏大的成京城各處天還沒亮便起床洗漱,匆忙動身,若是六月份天明得早倒還好,如今確實隆冬時節離開嬌妻美妾暖和的被窩可就是件難事了。

太乾宮正門至主殿祈明殿有數百步的距離,這百步距離確實多少人夢寐以求的青雲路,文武百官站隊看似雜亂實則大有講究,比如以王鷓巨為首的死忠武將派,以皇室命令為絕對準則,拱衛皇室權威,大都是中老年功勳卓著,久經戰陣的老將,曆經九國之亂,有數十萬條人命在手的紮實軍功,在朝堂中地位超然,被眾人私下裏稱作為‘王黨’。

而以一身紫色官袍明德堂為首的大都是科舉出身為官,明事理,知經典,善於察言觀色卻有為官治事的手段,是典型的上可承迎天聽,下可中樞運籌,頒辦政令。這類文臣往往最令人頭疼,最懂明哲保身,又有心性手段治理一方,皇帝陛下對這類人最是無奈。

而以新任監察禦史顧靖梁為首的諫官則是最為鐵骨錚錚,一向不忌憚於任何人,敢於直言以對,言辭激烈鋒利,一向是朝堂上一開口則眾人皺眉的角色,就連皇帝陛下也經常被這群百無禁忌的言官折騰的不輕,幾乎沒有一天休止地冷著臉勸慰陛下早日再娶,為皇室開枝散葉,皇帝上次忍不住大怒廷杖一人,時候還得親自派個宦官帶上許多貢品慰問,那名諫官一時間在成京聲名鵲起。

至於其他林林總總的朋黨大大小小不一而足,皇親國戚,年輕武將,等等便不一一論述。

王鷓巨官服上麵是猙獰威武的麒麟補子,雖然有些年月不掌實權,依然是正一品太尉,授一品鎮國公,地位超然。雖說明德堂同樣位高權重至極,但依舊對這個廝殺半生的老將避讓一頭,由他率先跨入殿門,至於其他人,更是不用多說。

分批站定,山呼萬歲之後,皇帝居高臨下凝望百官,問道:“眾愛卿有事上奏便是。”

明德堂毫不猶豫地跨一步出來,朗聲道:“稟陛下,臣有事起奏。”百官心中一震,都省大人向來性情沉穩,今日怎麼這般主動上奏?莫非有何大事發生不成?就連皇帝也饒有興趣地一挑眉,“講。”

“稟陛下,臣彈劾監察司提司陶洞橋。”明德堂麵無表情,卻語不驚人死不休,一言既出,在百官心中無疑掀起巨浪,兩人皆是廟堂上神仙一般的人物,居然會有這等明顯的衝突?皇帝麵不改色,等著這個自己寵愛至極朝廷棟梁的下話。

“監察司前幾日與成京內抓捕數名身犯數罪的將門後代,職權僭越大隋例律,敢問若是監察司這般行事,置京畿府與何地?若是長此以往,監察司代為執法,京畿府便毫無作用。監察司本意為監察天下,代天下巡視天下,現如今仗陛下隆恩,愈發放肆,實不是大隋之幸!”明德堂麵無表情地認真說完這一段話後,低頭雙手交叉在前,態度堅決。

一語既出,眾皆嘩然。誰能想到區區四個不學無術的世家子居然能引起朝廷兩位神仙的隔空較量?這件事說來可大可小,在明德堂眼中,天下廟堂皆有規矩,無規矩不成方圓,若是監察司這般肆意妄為,爪牙伸向官府之中,甚至是軍方當中,將來若是陶洞橋百年歸去,再無皇帝心腹執掌監察司,又該如何?說到底,還是監察司超然於朝廷廟堂的龐大權力引起明德堂的注意,千裏之堤潰於蟻穴,為國當政者,對於微末小事,反而更為上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