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9章:王知道(1 / 2)

琅琊觀,藍池峰,青石階上。

一個唇紅齒白,頭發用青布束住的小書童,背著一個跟他人一般高的布囊,裏頭一塊一塊磚頭似的東西似乎沉的很,小書童白白嫩嫩的小臉蛋變得有些潮紅,額頭上細密的汗珠小書童擦了又擦,卻總是擦不幹淨,他放下布囊,一屁股坐在路邊的清泉旁,伸出小手掬一捧清涼山泉潔麵,然後正了正那本就一絲不苟的青布冠,老夫子說過了,君子正衣冠,立品行,有德操,小書童記著嘞。

寧長生在藍池峰頂靜靜地看著小書童整理衣冠後,一步一步背著沉重背囊向峰頂吃力地爬,有數個路過的道士想要幫他提上山去,那小書童卻極有規矩地做了個揖謝過,然後輕輕搖了搖頭,將布囊往上顛了顛,然後接著往上爬,往來道士無不側目。

站在寧長生旁邊的一位須發皆白臉龐卻紅潤的老道士亦在觀看,咧開嘴一笑,說道:“這天樞院的老家夥也忒無賴了些,論道說不過你便找來這麼一小書童來替他們,真是…”寧長生這才發現老道士,忙咧嘴道:“師叔,來啦?”老道士拈須笑笑。

寧長生笑道:“師叔東海抗災有功,一路辛苦辛苦。”那老道士擺了擺手不以為意道:“我也就是開了幾個方子,哪裏談得上什麼有功。”寧長生卻沒有聽,收斂了笑意,鄭重地向老道士一揖及地,東海疫情波及數萬百姓,連皇帝都一天四次過問,哪裏是師叔的的那麼輕鬆?那老道士灑然一笑,伸出手在寧長生頭頂輕輕一模,仙人撫我頂,結發授長生,寧長生頭低得更低了,老道士輕輕道:“琅琊既在,當抗正道,你被你師父說是琅琊唯一可以肩扛天道的人,師叔以往不信,現在也不信,不過師叔希望是你來親自告訴師叔,是我錯了。”說罷輕輕,那老道士真如仙人一般慢悠悠地飄下山去了,寧長生彎腰許久,輕輕道:“長生受教。”然後才直起腰,山腳那個小書童都快到頂了。

寧長生深深望了一眼那小書童,然後轉身離開。

那小書童抬頭看了看越來越近的山頂,咧嘴一笑,牙齒倒是挺白,他一咬牙扯了扯背後布囊,亦步亦趨地向上去爬去。

他叫陳嗣宏,他要跟號稱肩扛天道的琅琊觀道子,來說那一個道。

小磬峰茅屋中,慕驚年。

慕驚年做了一個長長的夢,夢見他在荒原上降服那匹叫阿呆的野馬之王,夢見了萬裏黃沙過後萬裏冰原的荒原,夢見了族人不可思議地看著回族的少蠻,夢見父親輕輕摸了摸他的頭,用蠻語說道:“回家就好。”

夢醒的很突然,慕驚年緩緩睜開眼睛,五髒六腑以及骨頭上傳來劇痛,慕驚年卻麵無表情,呆呆地望著茅草屋,是死了麼,還是活著?在茅屋另一端的的葉蕁豁然睜開眼睛,她一個箭步出現慕驚年床邊,看見慕驚年醒過來,隻覺得心中有一種重石落地的感覺,看著呆滯的慕驚年卻又有一種不好的預感,她微微皺眉輕聲問道:“慕驚年?”慕驚年這才慢慢回過神來,隻不過那淒婉,絕望的眼神的是葉蕁這輩子都未曾見到過的,慕驚年淒慘一笑,牽動體內傷勢劇痛無比,他就那麼盯著葉蕁,猶如瀕死之人死死盯住那根救命稻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