辭別了謝定源,謝文浩順著清溪逆流而上,他的家就位於清溪上遊小青山山腳下。在古時候,清溪隻是小青山山間泉水彙流出來的一條小溪流,那時候還不叫清溪這個名字,就是簡單的稱作小河。
後來前朝時期,在青山縣為官的縣令為了大力發展農業,從滄浪江支流的清江挖了一條灌溉渠,將清江水引入到白鷺洲邊上的小溪流中。數百年日積月累下,加上小青山中的溪流不斷擴大,使得整條小溪流暴漲數倍,變成了一條寬約三十多米的河流。因為是從清江中開渠引的水,這條河流因此命名為清溪。
此時是四月天,清溪岸邊柳樹吐露新枝,有的樹枝從岸邊垂落在溪中,柳葉隨流水在河水中飄搖,引來不少魚兒的追逐。除了青青的柳樹,就是碧綠的草地和各種顏色的野花,很多甚至連謝文浩也不知道叫什麼名字。
還沒有走到山腳,謝文浩遠遠就看見靠近小青山一側溪流邊上種植的桃樹開滿紅豔豔的花朵,成片的桃林沿著位於小青山間溪流兩側蜿蜒生長上去,形成一道絕美的風景線。
站在溪流彙入清溪的入口處,經常可以看到片片桃花從水中漂流而下。因此這條溪流還有一個非常美麗的名字,叫做十裏桃花溪。這片桃林估計也就是老祖宗們留給這個貧窮的山村最好的禮物。
除了位於十裏桃花溪兩畔的桃林外,小青山最美的地方就是那成片成片的竹海,那是由斑竹和毛竹構成的林海,也是十幾年封山育林最輝煌的成果。如果說桃林是老祖宗留下來的最美的禮物,那麼這片占地幾十裏的林海就是現代白鷺洲老百姓們自己創造的壯麗景觀。
春意濃濃,萬物競相開放,風景秀麗,謝文浩也不趕時間,邊走邊欣賞,不時還和農田裏遇到的村民打個招呼,就這樣優哉遊哉花了四十多分鍾才從白鷺洲碼頭走到位於小青山腳下的家中。還未走近家裏,遠遠就看見門前三五棵巨大的香樟樹將他的房屋半遮半掩的看不清具體模樣。
待到走的近前,才發現這是一棟磚木結構的瓦房,紅磚黑瓦,房子的麵積大約四五百平米樣子,外觀看上去很老舊,一看就是很有曆史的房子。謝文浩有記憶以來,就生活在了這棟房子裏,可以說對這裏滿滿的都是回憶。
謝文浩掏出隨身攜帶的鑰匙,準備打開大門的鎖,這才發現門上的鐵鎖已是鏽跡斑斑,顯然很久沒有人來過。謝文浩試著扭動手中的鑰匙,雖然動作有些吃力,但是萬幸的是鐵鎖還能打開。取下鐵鎖,伸手一推大門,木製的大門發出吱呀刺耳聲響,緊接著大量灰塵撲簌而下。
謝文浩疾退兩步,還是有不少灰塵落在他的衣服上。
謝文浩搖搖頭,心下略微傷感,這有人住和沒人住的房子就是明顯的不一樣,也不知道再過幾年回來,這棟傳了好幾代的老宅會不會倒了。
走過院落,再打開廳堂的大門。從斑駁的樹枝間透漏進來的縷縷陽光照進了這間幽靜的大廳,在地上形成光怪陸離的圖案。謝文浩舉目環注視這許久沒有人踏入的房間,第一眼看見的便是位於廳壁長長案幾上擺著的三張遺像,中間是他的爺爺,左邊是他的父親,右邊是他的奶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