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三章 再度招工(下)(1 / 2)

插秧機是將稻苗植入稻田中的一種農業機械,在我國已有近千年的使用曆史,隻是那時候叫做秧馬和蒔扶。到了現代,由於機械高速發展,發明了高速插秧機,平均每天大概插秧60畝地。大提提高了工作效率,節省人工,非常適合謝文浩這種大麵積種植使用。

水稻插秧機需要搭配育秧盤使用,正好謝文浩還沒有開始育秧,到時候去農機站雇傭插秧機的時候可以順路購買或租用四畝地左右的育秧盤。原本他還打算在洞府內的山穀池塘邊開辟四畝地來育秧,現在既然打算雇傭插秧機來作業,就不用額外開辟田地來育秧,直接用育秧盤即可。

謝文浩雖然是省重點大學畢業,可他學的專業畢竟是中醫,而不是農業,因此他對於農事方麵並不是很熟悉,很多方麵都是靠著小時候的一些印象,外加自己翻閱資料得知。

有些沒有見識過的東西,謝文浩就會傻眼了,比如說插秧機這東西他聽說過,可是具體需要雇傭多少插秧機作業,他就弄不清楚。幸虧謝文浩身邊還有個精通農事的謝文軍,他曾經幫他老丈人家插過秧,當時使用的也是插秧機。

因此謝文軍在一旁插嘴道:“小浩,農機站有高速插秧機,平均每天插秧60畝。我們葫蘆穀窪地這邊有水田400畝左右,如果你打算一天插完,估計要雇傭7輛插秧機。不過我猜測到時候雇傭插秧機的人會很多,農機站不見得有那麼多插秧機讓你雇。還是少雇傭幾輛,多花兩天時間比較合算。”

謝文浩想了想,也是這個道理,再說自己藥王穀洞府育秧速度會比較快,沒準這個月下旬就能育秧結束,可以搶先插秧,和其他人八月上旬插秧時間錯開。

“行!我明天就去縣農機站,提前預定好插秧機。等菜地翻耕好之後,就立刻翻耕水田,分五十畝的糯米田出來,其它全部種植水稻。這個到時候就麻煩軍哥你辛苦盯一下,那幾天我恐怕要去一趟省城。”謝文浩仔細對謝文軍交代注意事項。

……

這天中午,謝定源請孔老四去他家裏吃飯,順便將謝文浩也喊了過去。其實謝定源的本意是想再從謝文浩那裏弄點前幾天晚上吃過的美味蔬菜和草魚,可是謝文浩這幾天又沒有去縣城,他家又沒種菜,他又不能暴露洞府的存在,自然推托那天的蔬菜和魚已經全部吃完了。

謝定源聽罷也隻好感歎孔老四沒口福,並且催促謝文浩趕緊把那些蔬菜的種子弄過來,村裏已經開始打算按謝文浩說的綠色有機種植方法實驗十幾畝菜地。

謝文浩自然是連忙點頭,說已經給省城農科院那邊的朋友打過了電話,暫時會先寄過來兩三個菜種種子,等以後種植的好了之後,再擴大種植規模,多寄幾個蔬菜品種種子過來。

謝文浩打算第一批種植的蔬菜品種為黃瓜、番茄和胡蘿卜三個品種,前兩個可以做菜也可以生吃,在綠園店鋪裏麵銷售量頗大;另外一個胡蘿卜則是保存期比較長,喜歡吃的人也比較多。正好用這三種蔬菜試水,看看市場反應如何?

中午吃完飯後,謝定源送孔老四離去,又抓緊時間幫謝文浩雇用給菜地施肥的人手。正如他之前所說的,這次招收的八個人全是村裏最為貧困的家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