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2章 跟著厚黑學辦事(4)(1 / 3)

官渡之戰結束後,曹操在袁紹的文書案卷中,發現一束書信,打開一看,全是曹軍裏的人暗中寫給袁紹的投降信。當時有人向曹操建議,要嚴肅追查這件事,對凡是寫了投降信的人,要統統抓起來治罪。然而曹操卻沒有采納這個建議。他說:“以當時袁紹的實力看來,我們實在是沒有獲勝的希望,連我都想逃跑了,何況是別人呢?”隨後他就下令把那些密信投到火裏付之一炬,所有人都一概不予追查,從而穩定了軍心。

荀子曾說過:“群子賢而能容黑,知而能容愚,博而能容淺,粹而能容雜。”這裏講的就是以寬容為懷的道理。在特定情況下,隻有足夠寬容,才能贏得人心,獲得支持。

周定王元年(公元前607年),楚莊王平定叛亂後,大宴群臣,並讓他的愛妾許姬向大臣們敬酒。正當大家喝得興起時,一陣大風,吹滅了大堂上的蠟燭。廳內頓時暗了下來,黑暗中,有個人拉著許姬的衣袖調戲她,許姬順手扯下了他帽子上的羽纓,並告訴了楚莊王,要求他在掌燈後立即查出帽子上沒有羽纓的人,並治他的罪。沒想到,楚莊王卻下令讓所有人都摘掉帽子上的羽纓。直等到大家都把羽纓扯下來以後,楚莊王才下令重新點燈。這樣,當然沒有辦法分辨出是誰調戲許姬了。

許姬不理解,問楚莊王為什麼這麼做。楚莊王說:“酒後失態,是經常發生的事,並不是他有意為之的,如果就因為這麼點事治他的罪,肯定會傷了這些出生入死為我征戰的將士們的心。”後來,在楚國攻打鄭國的戰爭中,有一位將軍奮不顧身,英勇殺敵,為楚國立了大功。這個人叫唐狡,他就是那個調戲許姬的人。

古今中外,大凡善用人者必有寬容之心,容人之度,這是每一個領導者、管理者的必備資質。求全常使一些有這樣那樣缺點或不足,而又有專長的人才不敢入門。

所以曹操的選人、用人標準是物盡其才,容人知錯,楚莊王也是如此。

俗話說:“得饒人處且饒人”,講的就是一種寬容,一種博大的胸懷,一種不拘小節的瀟灑,一種仁慈的心態。自古至今,寬容被聖賢乃至平民百姓尊奉為做人的準則和信念,並且視為寬人律己的一條準則。

寧得罪君子,不得罪小人

幾乎所有的人都喜歡和君子交往,而害怕身邊出現小人。因為君子行事光明磊落,也敢於接受批評,即便有些話說得太重,令人難以接受,他們也不會記在心上。

所以和君子交往,有一種安全感,不用隨時防備。而小人則不同,他們心胸狹窄,睚眥必報,而且非常狡猾,一旦得罪了他們,則隨時都有可能招來大禍。小人在沒有實力陷害你的時候,他們會裝出一副毫不記仇的樣子,照樣對你和和氣氣,甚至獻媚討好;一旦他們得勢,你離倒黴的日子也就不遠了。所以俗話說得好:“寧得罪君子,莫得罪小人”,因為小人的心計實在太可怕了。

自古至今,諸多小人陷害忠良的例子。這既讓人痛心疾首,又讓人心中害怕。誰不怕被小人陷害呢?小人常常為獲取權位不擇手段,所以在很多情況下小人反而容易得誌。所以,即便是小人在未得誌時,依然不要輕易得罪他們。從古至今這樣的教訓太多了。

小人陷害別人從來都是為了私利,一旦得罪了他們,他們就會不擇手段地去陷害你。西漢哀帝時的董賢便是小人中的佼佼者。西漢哀帝是個好色成性、荒淫無度的昏君,他荒淫好色到了無以複加的地步,居然想到找個男人來玩玩。而董賢正是一個身材欣秀、嫵媚動人的男人。於是,小小年紀,貌猶妙齡少女的董賢成了哀帝的私寵。董賢本就是個為了名利不擇手段的小人,在得到哀帝的寵信之後,為了得到更多的好處,甚至不顧人倫道德,還把自己的妹妹和妻子也獻給哀帝,幾人一起淫亂宮闈。從此,哀帝對董賢更加迷戀,不斷地升遷他的官職,賞賜的金銀珠寶、綾羅綢緞更是不計其數。

通過對哀帝的百般迎合,獻媚邀寵,董賢終於位及高位。董賢還與朝廷裏的諛主媚君、趨炎附勢之徒勾結生事,陷害忠良。當時朝廷的尚書仆射鄭崇,是一位正直的忠臣,早就看不慣哀帝如此寵幸無才無德的董賢。

有一次,哀帝居然要封董賢為侯爵。如此大的封賞居然要給毫無寸功的小人,鄭崇無法忍受,便進諫說:“濫賞濫封,破壞了祖先定下的製度。這是違背天理人心的事情,皇上怎麼能如此做呢?”說著就把哀帝下詔書用的小書桌提起來,不讓哀帝下詔書,又直言進諫:“董賢小小年紀,又沒有什麼才德,陛下如此封賞,對國家對他本人都沒有什麼好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