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卷 第四十五章 昔日的願望
嗜書如命是貝利亞還在博德之門當見習聖武士時候認識的,他以前愛用的那個印有saber圖像的馬克杯就是嗜書如命的作品。他個性強硬,而且極其難得的兼備著行動力和想象力,屬於那種想到什麼就要去做,不撞南牆不回頭的類型。貝利亞那時和現在性格相仿,但那時性子隨和不像現在這麼冷漠,為人謙和有禮。兩人有著相同的愛好,性格上也算的上互補,平素來往密切,相處的十分融洽。
有一次兩人飯後閑聊,談論到遊戲裏的神明和信仰問題。順帶說一句,嗜書如命信仰的是全知者,這與他現實的工作不無關係,他是某大學曆史係的講師。DND世界的神明和現世傳說中的那些神明不同,不僅在威能上比不上傳說中那些動輒開天後辟地的神魔,連自主性也受到極大的限製。因為這些神明需要依靠信徒而存在,一個被所有信徒遺忘的神明,隻有被拖去星界當浮屍一條路。而且神明平素辦事必須符合自己的神職和陣營,一個掌管欺詐和謊言的神明,決不能以誠待人,除非其下隱含著更大的謊言;執掌戰爭的神明,決不能是個和平愛好者。因此,連帶著神明們的性格和愛好也受到影響。比如蘭森德爾老是像個憤青,莎爾討厭太陽,蘇倫是個女權主義者,提爾一直自詡世界警察,諸如此類不一而足。雖然不清楚那些辦事風格違背自己所掌握的神職的神明會有如何結果,但是從那些凡人直接封神的新神來看,無一不是受到自己的神職影響性情大變。所謂的神明更像是神職的激發器,作為無自主意識的神職規則的外在顯現,會受到其侵蝕影響也再所難免。神明並非永恒,唯有神職長存。而且神職這東西可以轉移,可以剝奪甚至可以自我創造。在聖者浩劫之後財富少女失蹤的那段時間,旅行之神發下神諭宣告自己將庇護費倫大陸上流通的商隊,號召各地商隊歸於自己的信仰之下,為自己生生添加了一個商隊神職,雖然屬於旅行神職的延伸領域,但畢竟也算是創造了新的神職。
以上這些都是老生常談,並無新意,但是最後嗜書如命提出了一個想法,既然信仰決定神明乃至影響神職,那麼並無具體神職歸屬的信仰是否能凝聚出新的神職,比如在現世最流行的科學教,科學改變一切這個信條在地球可是比那些虛無縹緲的神明更普及和牢固的信仰。如果能在此世建立巨大的影響,說不定真的可以凝聚出新的神職。
說到這嗜書如命突然興奮了起來,“貝利亞,如果我們可以擴大二次元在此世的影響,說不定真的可以在這裏做些什麼。”
“是啊,即使走不到最後一步,也會是一件很有趣的事情。”貝利亞覺得這件事很有趣,而且他對這方麵也算他不多的愛好。
“嗯,此世有魔法這種神秘的技術,我們也擁有了獲得力量的途徑,剩下的隻是去追逐夢想了。”嗜書如命取出平時抄錄卷軸的那套東西,拿起鵝毛筆沾了沾龍血墨水,在一張空白的卷軸上寫下,'讚美神賜予我等如此美妙的世界。'
嗜書如命或許早就有此類的想法,因為他從一開始就在用法術作一些奇怪的周邊小物品,所以和貝利亞這次談話一發不可收拾。這個世界的人可以分為兩種,玩家和原住民。玩家倒是好說,喜歡玩遊戲的多少都有些二次元屬性。至於原住民之中,或許隻有貴族和富人才會喜歡這種新鮮玩意,好在這個世界是奇幻背景,可以借各種活動來宣傳其他的作品,潛移默化之下也可以得到他們認可。
說實在,貝利亞對最終的目標並不太感興趣,即使真的能凝聚出神職又能如何,大家不還是一樣過日子玩遊戲,還是其中的過程比較有趣,自己平時的一些妄想或許可以在此世一一實現。可是嗜書如命顯然不這樣想,此時的他陷入莫名的狂熱情緒,一邊嘟囔著,一邊在卷軸上狂書,不時問貝利亞對一些設想的看法,可大多數時間都不等貝利亞回答就想到什麼似的低頭繼續。過了大約半個小時嗜書如命才算是停歇下來,他又重新看了一遍之後將羊皮紙遞給貝利亞,貝利亞隻是掃了一眼便放到桌子上。
“怎麼了?”嗜書如命見狀問道,“我的這個計劃不合適?”
“不是合適不合適的問題,現在提這些根本沒有意義。”貝利亞用手指敲了敲羊皮紙,“我隻是一個見習聖武士,你也隻是一名小法師,我們啊-現在根本沒有力量去完成這些。”
“力量需要時間來積累,這也是沒有辦法的事情,“嗜書如命指了指羊皮紙上的幾條,“但是至少這幾條我們目前可以做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