誘敵深入,圍困陵城,烈火燒城,全殲之。
三言兩語看似簡單,實施起來卻絕非易事,但澹台延能夠提出,絕對已有完全的計策。前麵都沒有問題,問題在於全殲之。
洛雅知道,全殲自當是包括西靖與北延的各十萬援兵,因為如今東蜀的十萬將士已經和西靖北延的混在一起,根本無法分開。而且要想誘敵深入,就更不可能將援兵撤走。
此計的確能破解目前的死局。目前表麵上西靖北延有三十萬大軍,東蜀為了掩人耳目,至少要派出二十萬大軍,甚至三十萬,這樣一算,這個計策至少能多殲敵十萬乃至二十萬,東蜀損失必將重於己方。
但如此一來,西靖與北延必將寒了將士們的心,也會遭致天下人的譴責。至於解釋軍中混入十萬東蜀將士,有幾人會信?即使信了,也難有人認同此舉。而且如此慘烈的戰役,也決定了兩國再無修好之日,更可能禍及百年。
洛雅抬眸向澹台延望去,姿容冠絕,高雅淡泊。但就是這般絕美的人,卻能轉瞬之間置數十萬性命置於死地,狠辣果決,說人不可貌相,果然如此。
澹台延也定定地看著洛雅,似是看出洛雅心中所想,一向不屑於解釋的他不知為何,竟自然而然地開口道:“東蜀此計實為狠辣,原本駐守陵城的二十萬將士,怕已是凶多吉少。而今的情形,西靖與北延各自的十萬援兵也根本逃不過一死,東蜀自然也要付出點代價。心慈手軟,乃是兵家大忌。”
洛雅忽然一笑,淡淡道:“澹台太子認為洛雅是心慈手軟之人嗎?”
澹台延眸光微閃,並不答話,隻是問道:“那如此說來,郡主是同意了麼?”
洛雅搖了搖頭,開口道:“太子,此法雖可解一時之危,但卻會將西靖與東蜀的關係推入絕境,西靖與東蜀極有可能陷入常年的僵持與戰爭,於國於民,都是不利。而且西靖還將麵對它國的譴責,更無顏麵對這些將士的家人,無法取信於其他將士,到時便是內憂外患,民不聊生。如果它國乘虛而入,西靖更是無還手之力。澹台太子是北延之人,考慮不到自是正常,但洛雅作為西靖之人,自當要為西靖長遠考慮。”
洛雅將此法的弊端一一列出,最後更是直指澹台延,此舉並不單純。
而事實確實如此,雖然北延也有十萬援軍,但是北延本就略強於西靖與東蜀,僅次於南宇。本來援軍西靖,就是為了打壓東蜀,更甚至分得一杯羹。會選擇支持西靖,隻不過是因為東蜀挑起戰爭,是不義的一方。自然要以正當的名義出師為好,同時順帶滿足自己那個驕縱的皇妹的願望罷了。
而今的情形雖然將西靖逼入絕境,但於北延而言,卻是有利的。雖然北延也有十萬兵馬,但是比起西靖東蜀元氣大傷,還是承受得起的,到時北延完全有理由出師東蜀。隻要南宇不橫插一手,北延完全可以攻下東蜀,再拿捏住西靖。即使南宇插手,北延也能更上一層樓。
作為北延太子,於北延利益而言,不得不說,澹台延此計絕妙。可能澹台延並非不能想到其它計策,但顯然他設自然而然地想出來對北延最有利的計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