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讓我感到驚訝的,莫過於沒有人為自己的弱點感到驚訝。人們行為謹慎,每一個人都有自己的生活方式,並不是因為這種生活方式的確很好,而是由於好像每一個人都確切地知道理性與正義的所在。他們發現自己不斷地被欺騙,但由於可笑的謙恭他們認為這是自己的過錯,而不是他們向來宣稱所擁有的那門技藝的過錯。然而,世界上有那麼多這樣的人,他們因為懷疑主義的榮耀而不做懷疑主義者,以便顯示自己能夠具有最奇妙的見解,他們相信自己處於天生的智慧之中,而不是處於天生的、不可避免的軟弱之中。
沒有什麼能夠比有些人根本就不是懷疑主義者更能加強懷疑主義的了,如果所有人都是懷疑主義者,那他們可能就錯了。
懷疑主義者——極端就像缺乏智力一樣,被指責為瘋狂。除了中庸之外沒有什麼東西是好的。大多數人已經確定了這一點,誰要想在無論哪一端逃避它,他們就會對他有所挑剔。我對此不會反對,我很讚成被置於中庸之道,並拒絕居於下端,這並不是因為它是下端,而是因為它是一端;我同樣也反對把自己置於上端。脫離了中庸之道就是脫離了人性。人類靈魂的偉大就在於知道如何保持中庸之道,就在於不脫離中庸之道,絕不脫離它。
懷疑主義——這裏的每一件事物都半真半假。本質上的真理並非如此,它是純粹且完全真實的。這種混合既玷汙真理也毀滅真理。那沒有什麼是純粹真實的了,因而如果真實指的是純粹真實,就沒有什麼是真實的。殺人是錯誤的——你會說這是真實的。是的,因為我們很清楚什麼是錯誤的和虛假的。但是,你說什麼是善呢?什麼又是純潔呢?我說沒有,因為世界會走向末日。是婚姻嗎?不是,最好節欲。是不要殺人嗎?不是,因為無法無天是可怕的,壞人將殺光所有的好人。是殺人嗎?不,因為那會毀滅人性。我們隻擁有部分的真和善,其中混雜著假和惡。
在自負者那裏,對謙遜的論述是傲慢的來源,而在謙卑者那裏卻是謙遜的來源。因此,就懷疑主義發表的論述讓信仰者更加堅定。很少有人以謙遜的態度談及謙遜,以清高的口吻談及清高,很少有人以懷疑的態度論及懷疑主義。我們僅僅是虛妄、兩麵派、矛盾,我們掩飾自己,也偽裝自己。
反對懷疑主義。這是一個奇怪的事實,不把這些東西搞得模糊不清我們就不能給它們下定義,而我們卻又信心十足地談論它們。我們假定所有的人都以同樣的方式構想它們,但我們是在毫無根據地作出假定,因為我們對此並無證據。我確實看到同樣的字句被用在同樣的場合,而且每次當兩個人看到一個物體改變位置時,他們都用同樣的話來表示對同一事實的看法,他們說物體移動了。從這種字句的一致的運用中,我們產生了一個強烈的信念,即思想的一致性。即使我們盡可以對其確實性打賭,但這並不就是絕對令人信服的,因為我們知道,我們經常從不同的前提下得出相同的結論。
至少這也足夠混淆問題了。並不是說這完全撲滅了使我們確信這些事物的自然之光。學院派可能會取勝。但這也會使事情變得乏味,懷疑主義黨徒們的榮耀困擾了教條主義者。此榮譽的畫龍點睛之處在於這種可疑的含混性和某種可疑的蒙昧性,在這種蒙昧性中,我們的懷疑不能驅走所有的光明,我們的天性的光也不能趕走所有的黑暗。
賞析
《思想錄》無疑是一本哲學經典,對於經典我們可以有不同的讀法。
一個學者可以把經典當作學術研究的對象,從思想史、文化史、學科史的角度進行分析。這是學者的讀法。
然而,如果一部經典隻有這一種讀法,我們就要懷疑它作為經典的資格。惟有今天仍然存在的經典才配叫做經典,它們不但屬於曆史,而且超越曆史,仿佛有一顆不死的靈魂在其中永存。
正因為如此,在閱讀它們時,不同的時代、不同的個人都可以從中感受到不同的靈魂覺醒的驚喜。
追蹤帕斯卡爾的人生之路,品賞《思想錄》這一魅力永存的經典之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