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下,右轉,左轉,再向下。這是我每天把車停到寫字樓地下三層車位的必選動作。鄙機構所在的寫字樓格局合理、線路流暢,所以經過三個向下和十個拐彎兒以後便可順利停車入位。當然,假如是來訪者可能需要放慢速度尋找指示牌,而我等主場已經可以熟撚於心如行雲流水慢慢滑翔於地下深處。
每一幢寫字樓都是有個性的,所以在別的地方就沒那麼好彩。北京寫字樓的樓梯間與停車場充滿了哲學氣質,包含了無數隱喻。尼采說,光明的枝葉越是朝高處去,而根莖便朝黑暗的更深處去。通常越是高聳摩登的寫字樓,地下車庫就在更深的地下。您能體會從地下五層把車開出來的感覺嗎?好像要經曆漫長的時間才可以看見地平線。寫字樓的車庫一般有兩種格局,一是如博爾赫斯所說的那樣——小徑分岔的花園,僅僅把車停在地下是不夠的,他們會分成東區西區、A座B座、幾號樓入口、商鋪或公寓入口,一不留神就迷失在其中。還有一種格局更符合事物發展的哲學規律,即螺旋式上升。在狹窄陡峭的通道中轉啊轉啊轉啊盤旋直上,定力稍差的可能會出現暈機症狀,出門以後不辨南北。這些瑣碎事情,並無良好解決方式,無非就如華美睡袍裏偶爾噬咬的小虱子,偶爾感慨一下人生煩惱而已。
摩登都市都麵臨這種困惑,即使是擁有充足車位的寫字樓也並不一定保持順暢停車。因為方便停放的地方通常都有一塊寫著固定車位的牌子,隻有包月用戶才可享受便利服務。至於“訪客車輛”(看,多麼專業的名詞),物業指揮的手一揮,您還要繼續朝著黑暗的更深處去。下車,在狹窄黑暗的停車場中茫然地穿行著尋找電梯的時候,總難免叫人想起電影中無數可能發生的橋段,頗有卡爾維諾的變形現實與諷刺意味,隻有冰冷的指示牌,有時以高等教育的智商還不一定看得懂。然後,當您乘坐電梯下樓的時候,恐怕還需要按動鑰匙遙控器茫然地尋找著自己的車子。其中具有諷刺意味的是,汽車作為流動交通工具,卻隻有固定停放在某處才可以得到優待服務,所以總算明白古時即使戰場也分為主場和客場的原因。通常當您去拜訪客戶的時候,經過這麼一番尋覓折騰,氣焰基本上已經低落了好幾分了呢。
停好車並不意味著萬事大吉。在一片望不到頭的陰暗停車場,還需要選擇對電梯。有時上了電梯才發現原來那隻是一部貨梯,出來以後與您要去的目的地中間還隔一道門禁。然後隻能下到地麵層重新來過一遍。或者是停車場的電梯本身就自帶電子門禁,如果上麵沒有人按動開門按鈕,那就會一直困在地底手足無措。所以有一次去一個新寫字樓盤的時候,看見光亮整齊的地下一層車庫的中間,是自動滾梯式的中央扶梯,大家簡直要臨表涕零了。
其實,就算走路去寫字樓,也未必就一帆風順。有門禁的地方通常總不得其門而入。雖然說擋住了推銷員和快遞等閑雜人等,但是也免不了尋覓兜轉。有一次,一個朋友去某寫字樓辦事,他並不知道電梯是設定在某一層,然後需要在中間的前台CHECK-IN以後才能前往其他樓層,於是就打算爬一層樓梯間上去。其後果是,當他進了樓梯間,發現上一層的門也同樣有電子門禁,而下一層已經自動關閉,於是就被困在裏麵動彈不得。後來他認為最值得感謝的是中國移動在樓梯間裏還有信號,否則隻能是天地不應了。“三重門”可不僅僅是小說的名字,我也因為曾經上錯電梯被關在一條不知名甬道中,最後隻能從別人辦公室的一扇門後挪開桌椅鑽到正門的經曆。不知道以後出門辦事是不是需要像《越獄》一樣先參考建築圖紙,然後設定一條寫字樓逃生線路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