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底下就沒有不透風的牆!
清德兩國海軍合作在膠州灣建設軍港,清國海軍與德國什切青伏爾鏗造船廠聯合舉辦“海軍第二造船廠”的消息很快就在各國之中傳開了,引起了無數人嫉妒得眼珠子發紅。
大清國是塊大肥肉,哦,不,以前的大清國是一塊大肥肉。如今嘛,從清俄邊境軍事衝突中可以看出,大清國這塊大肥肉中存在尖利的骨頭渣子,可以紮破下口者的嘴巴甚至劃破他的腸胃,要了他的命!德意誌帝國陸軍毫不介意的在歐洲鼓吹清國新式陸軍,一批批清國學員以每年五十人的規模派到德國柏林軍事學院......起碼,各國如今要忌憚“深受德國陸軍影響,可以說是由德國陸軍為模本複製出來”的清國陸軍了。
肥肉要吃,骨頭渣子要避開。
在大清帝國皇帝正式以外交照會的形式回複英國女皇的邀請,決定在四月初出訪大英帝國之後,英國駐清公使竇納樂就急巴巴的帶著海軍副武官伍德中校和海軍造船廠代表莫羅納趕到天津拜會國防軍參謀總長楊格。當然,第一要解決的事情是完成總長楊格中將交托給英國皇家海軍造船廠的設計任務,第二才是吹噓中英友誼,海軍合作和威海衛軍港共用的事兒。
按照君權級戰艦為藍本,建造符合清國海軍需要的萬噸主力戰艦,以期與日本海軍在英國建造並於去年入役的新戰艦抗衡,並且要體現出設計、建造年代新賦予的優勢來。
莫羅納覺得,清國海軍提出的修改設計方案是破天荒的,而且很不完整,是試圖推翻經典的無知行動。
雙方的會麵是在金剛橋北洋大臣兼直隸總督府(直隸總督治所在保定,但是因直隸總督兼北洋大臣,故任所設在天津,保定由布政使駐在)。
在皇帝決定出訪英國的關節處,楊格肯定會對英國人特別的友好。禮貌而熱情的拉著王文韶一起接待英國駐清公使一行,寒暄過後,正事兒由莫羅納首先從海軍造船廠提出的一幅建造代號為“秦皇”的戰艦設計草圖開始說起。
“海軍造船廠尊奉女王政府的命令,非常重視貴國‘秦皇’艦建造工作,首相閣下親自指示懷特爵士負責秦皇艦的設計,總體是在君權級戰艦的基礎上糅合貴國海軍提出的要求,拿出了這份設計草案。尊敬的總督閣下,將軍閣下,君權級全長125米,寬22.9米,吃水9米,設計排水量為14100噸,配備四門13英寸半的MK2型30倍徑主炮和十門152mmMK4型22倍徑速射副炮,最大航速超過17節,最大續航力4500海裏。從目前來看,擁有主力艦建造能力的德國、法國、義大利、美國海軍都完全以君權級為藍本設計新型戰艦,可以說,君權級本身就是完美無缺的主力艦。”
英國人牛逼充分的表現在莫羅納的話語裏,這還是竇納樂再三叮囑船廠代表要“尊重清國官員、促進兩國關係,讓清國陸軍為英國戰略繼續賣命”之後很客氣的說法了。
王文韶作為陪客倒是無所謂,楊格卻皺起了眉頭,心裏直罵“英國佬不是個東西,你牛逼個什麼勁兒啊?”
莫羅納對主人的反應還是要關注的,畢竟這一次清國訂購戰艦的模式不太一樣,以前是在英國決定主體設計,這一次卻是在天津。還有,清國的這位陸軍將軍在定製戰艦的設計要求中,充分的體現出對海軍的無知來。因此,莫羅納的責任是要說服陸軍中將按照懷特爵士的設計來建造“秦皇”。
“貴國海軍要求加大排水量,取消被各國奉為最新式、新具效力的152副炮,並且采用德國克虜伯305mm(12英寸)炮......”
楊格沒有等待翻譯,直接抬手打斷莫羅納的話,向出席會議的監造官楊再天示意。
楊再天從皮包裏拿出一份文件,遞給莫羅納的同時,直接用英語說道:“這是克虜伯鞍山分廠新式艦炮設計參數,我們要求秦皇艦采用克虜伯鞍山分廠和埃森總廠聯合研製的JKM1202型半遮蔽式炮塔。此炮塔采用電液聯合機構供彈、回旋,在左右炮口前後錯位10mm的雙聯裝方案中,炮塔全重340噸,與君權級主炮炮塔全重基本一致。”
莫羅納匆匆翻閱資料,驚道:“35倍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