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81 【走馬燈外交】(1 / 2)

竇納樂揣著焦急的心思匆匆告辭,費力曼特和莫羅納卻不急,既然已經身在中興克虜伯炮廠了,自然要把這座占地麵積達到三百多畝的炮廠看個清楚,切實把握中國軍工在艦炮製造上的真實能力。

楊格有意展露肌肉,給英國考慮調整遠東戰略提供一點想象的空間,也就繼續熱情的擔當起導遊的責任。

炮廠各車間裏都有德國技師的身影,可以說製成艦炮或者野戰重炮的幾十道繁雜工序中,每道工序暫時都是由德國技師負責的。中國要擁有數量足夠、素質足夠的技師群體完全“自造”艦炮炮管,那路還很遙遠,五年之內是不能實現的,十年甚至二十年才有可能。

製造35倍徑的305mm艦炮炮管,首先是從兩座25噸鋼爐開始。21噸鐵合金碎屑、10噸上等鋼屑、0.92噸鎳和鉻、19噸脫氧脫碳用的冶煉石灰石輔料,總計重量為50多噸的原材料進入平爐加溫到1700攝氏度化為鋼水,澆鑄成條狀的長方形鋼坯。

鋼坯還需加熱到1300攝氏度調質,得到適合鍛造的炮管粗坯。尚且火熱的鋼坯在鍛造車間經過千般捶打,析出雜質,得到盡量均勻的鋼質。而用千噸級的鐵錘鍛打工藝隻適用於當前,今後要生產更大口徑的艦炮炮管,鍛打法就會失效,而需要配備千噸級水壓機鍛壓成形。

如今的艦炮和野炮,都是多層炮管,克虜伯埃森炮廠研發的12英寸艦炮就是三層炮管,即內層炮管、套管和鋼絲加固層。故而,一門艦炮最少需要兩塊不同質地的鋼坯,內層是采用價格昂貴的鎳鉻合金鋼,外層使用價格低廉一些的鎳合金鋼。另外還要澆鑄出額外的兩塊鋼錠,用於製造炮口套管和炮尾套管。

炮管和套管初步成型後,需要回火工藝消除應力,隨著自緊炮身技術的引入,消除應力成為一種有些玄妙莫測的工藝,必須由資深的高級技師來控製,才能得到具備有反向應力存在的內層炮管。這道工序,就算是大方的德國朋友也不願意向中國人開放,對中興克虜伯炮廠的中國學徒和技工們來說依然是秘密。既然是秘密,英國人就隻能參觀成品,而無法看到製成過程了。

鍛打或者鍛壓後,最容易出問題的鑄件首尾部分會切去,中心的部分也會被大型鑽孔機鑽去,一根鋼坯實際上利用的部分隻占全重的四分之三。也就是說,用50多噸原材料鑄造的鋼錠,有四分之一是廢料。

鑽孔、切削後的內層炮管空心圓柱又被均勻加熱到1600攝氏度,趁熱時鍛壓成為炮管毛坯。毛坯又要進行600攝氏度的退火,然後就是嚴格的、精細的毛坯質量檢測,包括彈性強度、屈服度、延展率、斷麵收縮率、抗壓強度、表麵硬度和表麵、內部探傷,哪怕存在一絲絲裂紋的毛坯都會報廢。因為,一旦有裂痕的炮膛在高溫高壓的條件下出現崩落,就會造成發射中的火炮炸膛,炮彈就會在沒有發射出膛的情況下爆炸,自己結果了自己。

檢測合格的毛坯經過精細的切削加工後得到內外層炮管、炮口和炮尾套管四大部件,通過加熱鑲嵌法,利用熱脹冷縮的原理結合成一體,再纏上鋼絲以增加強度。這一工作是在專門的豎井式的多層鑲嵌車間完成的,一根10多米長的內炮管要用大型的天車和二十噸級吊裝設備,在時限內準確的吊裝進呈加熱狀態的外層炮管中,再衝淋冷卻,又是需要高超操作技能和各工位密切配合的工序。

然後是調試成型,用大型鏜銑機鏜銑出膛線,這道精確度要求最高的工序同樣由德國技師完成。有了膛線的炮管加上炮閂部件和止退緩衝機構,一門305mm的艦炮就基本完成,可以組裝進炮塔了。

如此,一門35倍徑的305艦炮價值6萬英鎊,約合庫平白銀40萬兩,就不足為奇了!兩門艦炮雙聯裝在電液控製的裝甲炮塔內,算上彈藥提舉裝填機械、觀瞄器材和裝甲鋼板,一座雙聯裝305mm艦炮炮塔價值15萬2千英鎊。在楊格的“秦皇級”設計定型中,武備的三座炮塔造價就高達46萬英鎊,已經超出君權級裝備的所有火炮價值總和。

海軍,就是一個砸銀子軍種!楊格謀求的是砸銀子的同時獲得自造的能力,在未來不再受製於人。所以,任何給炮廠實踐的機會都要爭取,沒有訂單的炮廠是無法獲得真正的製造能力的!所以,英國人在鞍山的中興克虜伯炮廠開工後,已經注定在火炮一項上賺不到中國白銀!

參觀過後,莫羅納和費力曼特徹底死心了,乖乖的帶著中國陸軍中將的“設計指示”告辭走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