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川!你說的是博川?地圖!”
龜城,江東軍團臨時指揮部裏,楊格聞聽“第一旅與日軍遭遇交戰”的消息大為興奮,一下子竄到地圖桌前找到博川的位置看了一會兒,偏頭向劉鬆節說道:“好,博川,博川乃是大寧江、清川江下遊衝積平原,地形平坦,如能抓住敵重兵集團可設法殲滅之,奠定全局。”
劉鬆節在地圖上看得分明,過了博川,渡過清川江就是妙香山南麓山地,地形複雜,不利於大兵團展開;再向南是平壤地界,如果日軍龜縮在平壤固守而我軍強攻,得到的隻能是一片焦土,給善後帶來巨大的麻煩;平壤再向南,那問題就更棘手了。
“參總,我看可以命令第一旅不要打得太猛,穩守橋頭堡的同時持續攻擊博川即可,看看能否把日軍主力吸引到博川來?”劉鬆節設問後又自己解答道:“但是,山縣有朋不是一般的對手,很難想象他把戰場設定在大同江以西地區。從日本方麵來考慮,該讓出的地方讓出來,不管是我軍占據還是俄軍占據,日軍需要堅守的是朝鮮南部靠近海岸線,最便於海運補給的地區。讓出朝鮮北部地區而堅守南部,勢必造成中國和俄國之間對朝鮮北部地區的分割糾紛,這個三國演義會如何演繹下去,還得兩說。俄國人不是可靠的盟友,正如參總命令偵察連第一排留在鹹境道隱蔽觀察俄軍一樣。在日俄兩國並未宣戰的這場戰爭中,一旦中、俄聯軍獲勝在即而開始利益分配的談判,俄國隨時可能因為利益訴求而聯手日本對付我國。”
楊格看著地圖上的北緯39度線從西向東劃過平壤和元山,兩地之間隔著馬息嶺和阿虎飛嶺,兩山均呈北偏東——南偏西走向,平均海拔高度在800米左右,實為中俄兩軍作戰區域劃分的天然界限,軍團屬偵察連第二排目前的位置就在阿虎飛嶺。
“你說的有道理,日軍是不太可能在朝鮮北部地區打硬仗,否則,日軍第二師團就不會布置在漢城一線。德高,你有沒有想過一個問題,如果海上決戰遲遲不能展開,我軍海上運輸線依然在日艦隊威脅之下,我們依靠的陸路補給最大限度能夠支持我們這十萬大軍走到哪裏?”
山、河穀、狹窄的土路、雨季......跨過鴨綠江後一路行來頗為艱難,程克昌的輜重部隊拚盡了全力,也難以滿足第一、第七和後續的第四、第五旅、第六旅、第八旅以高強度作戰條件下的彈藥物資消耗,一個旅一天200噸鋼鐵隻是一般烈度的戰鬥消耗,如果要在平壤攻堅,一個旅的日消耗可以達到500——600噸。特別是配屬作戰的重炮部隊,一個配備24門野戰加農重炮的團一次10分鍾炮火預備就能投送32噸炸藥和鋼鐵在敵軍陣地上,加上幾乎等重的******,作戰10分鍾就要64噸的補給力支撐。
因此,江東軍團的大補給問題要依靠海運解決,日本海軍遲遲不出動,為何?瞅準了後勤補給的軟肋,日軍主力艦隊不出動決戰,中國的海運船隊就時時刻刻麵臨著威脅。在浩瀚的大海上,敵、我兩支艦隊除非目的地相同,否則遭遇的可能性是微乎其微。
海上沒打響,陸戰肯定要受影響。
身為江東軍團參謀長的劉鬆節在心裏默算了一會兒,手指北緯38度線說:“陸路補給六個旅作戰,最大隻能支撐到這裏——開城,過不了臨津江。東線的補給更困難,第九、第十二旅以及後續的第十一旅過了鹹興之後就要與俄軍共用道路,更為艱難。”
“補給是一方麵問題,俄國人的想法是另一方麵的問題,我們的判斷基本一致,那就是日軍不可能在北部地區與我決戰,那麼,咱們也要給山縣一個麵子。我的意見是按照與俄約定,拿下平壤、控製大同江口的南浦港,以之為補給基地,全軍轉入守勢,持續補給作戰物資到明年春天再說!這場戰爭不是速決戰,得慢慢磨,得讓老毛子和小日本兒打夠了。”
“致之,恐怕俄國人也希望咱們快速挺進,與日軍在半島西部地區鏖戰。”
“哼!”楊格冷笑道:“我就不相信日本人會拱手讓出北部地區,人家即便要放棄也要咱們打得過去才行。俗話說的好啊,柿子要撿軟的捏,咱們在博川——平壤一線就是要狠狠打,打的小鬼子第五師團喪魂落魄,打的小鬼子不敢驚擾咱們慢慢補給,打的小鬼子憋一肚子氣隻敢向老毛子撒去!”
“我同意,拿下平壤、南浦後沿大同江設防,頓兵補給。”
“命令馬玉昆、戴超立即督率第四、第六、第八旅,分別經由雲田裏、泰川、雲山火速增援覃振聲,力爭一舉擊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