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章 商務禮儀基本理念(1)(1 / 2)

禮儀是為維係和發展人際關係而產生的,是人類文明和社會進步的重要標誌,它既是交往活動的重要內容,又是道德文化的外在表現形式,有著豐富的內涵。我國素有禮儀之邦的美譽,禮儀文化源遠流長,並有著完備的禮儀體係。如今,隨著社會的進步,市場經濟的發展,人們對內對外交往的日益頻繁,禮儀成為人們社會生活中不可缺少的內容。禮儀修養,不僅是現代文明人必備的基本素質,而且是社會交往、商務活動和其他各項事業成功的一個重要條件。商務禮儀是我國燦爛文化的組成部分之一。一個商務工作者,要在變化莫測的市場裏應付自如,在競爭激烈的經濟領域取得成功,就必須深入全麵地了解、熟悉和正確使用商務禮儀,以更好地樹立和鞏固個人與組織的良好形象。

商務禮儀的淵源與涵義

禮儀是人類文明和社會進步的重要標誌,它既是交往活動的重要內容,也是道德文化的外在表現形式,有著豐富的內涵。那麼什麼是禮儀?它的核心是什麼?遵行禮儀應把握哪些原則?這是需要首先弄清的問題。

何謂禮儀?“禮之名,起於事神。”早在商代甲骨文中,即已經有了“禮”字的初文。人們既將“行禮之器”稱作“禮”,又將祭祀活動即“奉神人之事”稱作“禮”。中國古代最重要的工具書之一,東漢許慎所著的《說文解字》也說:“禮,履也,所以事神致福也”。也就是說,禮的本意是指敬神,表示敬意的活動。由於禮的活動都有一定的規矩、儀式,於是又有了禮節、儀式的概念。古人有言:“中國有禮儀之大,故稱夏,有服章之美,故稱華。”古代華夏族正是以豐富的禮儀文化而受到周邊其他民族的讚譽的。

根據史籍記載,在夏、商時期,作為言行規範的“禮”就已經存在。孔子就曾說:“殷因於夏禮,所損益,可知也;周因於禮儀修養,不僅是現代文明人必備的基本素質,而且是社會交往、商務活動和其他各項事業成功的一個重要條件。

“中國有禮儀之大,故稱夏,有服章之美,故稱華。”

殷禮,所損益,可知也。”我國的古籍中有許多是論述禮儀的,《周禮》、《儀禮》、《禮記》是其中有名的“三禮”。我國古代的“禮”,既包括製度層麵上的禮,也包括抽象層麵上的禮,《荀子修身篇》稱:“人無禮則不生,事無禮則不成,國家無禮則不寧。”可見,禮不僅是古人道德思想的精髓,甚至是治國安邦的戰略。大體上,禮有三方麵的內容:一是指治理國家的典章製度;二是指古代社會生活所形成的作為行為規範和交往儀式的禮製及待人接物之道;三是對社會成員具有約束力的道德規範(包括自身修養)。

我們今天所說的禮主要是指的第二個層麵,即禮儀。凡是把人內心待人接物的尊敬之情,通過美好的儀表、儀式表達出來,就是禮儀。可見禮儀就是指人們在各種社會交往中,為了互相尊重而約定俗成、共同認可的行為規範和程序,它是禮節和儀式的總稱,禮是指由一定的道德觀念和風俗習慣形成的禮節及表示尊敬的態度或動作;儀,是指人的外表、動作及按程序進行的禮節。簡言之,“禮”,即禮貌、禮節;“儀”,即儀表、儀態、儀式。遵行禮儀就必須在思想上對交往的對方有尊敬之意,有樂賢之榮;談吐舉止上懂得禮儀規矩;外表上注重儀容、儀態、風度和服飾;在一些正式的禮儀場合,還須遵循一定的典禮程序等。正如孔子所雲:“博學於文,約之以禮。”

商務禮儀,就是公司或企業的商務人員在商務活動中,為了塑造個人和組織的良好形象而應當遵循的對交往對象表示尊敬與友好的規範或程序,是一般禮儀在商務活動中的運用和體現,包括商務禮節和儀式兩方麵的內容。商務禮節就是人們在商務交往活動中為表示尊重對方而采取的人們共同約定並形成習慣的規範形式。儀式即按程序進行的禮節形式。一般來講,在商務活動中言行合情合理、優美、大方、得體、符合要求,按約定俗成的規矩辦事、禮貌待人;按約定俗成的、大家都可以接受的禮節程序接待客戶等都屬於商務禮儀的範疇。

商務禮節同商務禮儀既相互聯係又相互區別。商務禮節產生凡是把人內心待人接物的尊敬之情,通過美好的儀表、儀式表達出來,就是禮儀。

於商務禮儀之前,在商業活動的初始階段,從事商業活動的人們之間的禮節是單調的、簡單的。隨著業務活動的複雜化和現代化,商務禮節越來越多,也越來越複雜,逐漸在人們中間形成了一種“約定俗成的規矩”,於是就產生了一定的禮節程序,商務禮儀也就從商務禮節中自然而然地遊離了出來。商務禮節是商務禮儀的基礎,沒有商務禮節,商務禮儀是不存在的,沒有商務禮節便沒有商務禮儀;沒有形成一定程序的禮節是雜亂無章的禮節,而雜亂無章的禮節是不可能取得好的效果的。但就目前來講,我國的商務禮節、禮儀是沒有多少差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