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8章 孤山定策(上)(1 / 2)

“那要抓緊,現在已經是秋天了,萬一下雨可就不得了了。”劉廣平拿起張石遞過來的紙筆,筆是碳條做的,他刷刷地在紙上記下來,又抬起頭來說道:“張石你算一下,看大家過冬需要多少糧食,如果不夠,除留種的和一個月的口糧以外,把糧食都發給大家,搶收的糧食趕緊趁這兩天天好曬上,如果人手不夠,趕緊挑幾個算術好的孩子你先帶著。”張石趕緊稱是,他這段時間十分勤懇,都累的眼窩有些下陷,這下有幫手了自然歡喜。

這土坯房連個門簾都沒有,外麵的鄉親都圍攏在土坯房外,一聽這就發糧食,都歡喜的蹦了起來,三個族長也很歡喜,不過都趕緊跟劉廣平客氣。

劉廣平擺擺手笑道:“我也有事要求你們,我們有批傷員,還有一些孩子,需要住幾間土坯房子,還請你們騰幾間出來。”陳曼頭一拍胸脯說道:“包在我身上了,這房子本來也是打算給你們住的,我們這就搬出去。”

劉廣平連忙攔住:“我們的人不用住房子,隻要騰個三四間就夠了。”

“這哪行呀,哪能讓你們住外麵,土坯咱們都打的差不多了,我們隻要在外麵將就兩天就能住進去了。”陳曼頭一下子心疼了,外麵的鄉親也都過意不去,鄉民都是淳樸的性子,這剛說要給糧食,心裏都還熱乎乎地,現在連房子都不住,這就太對不住人家了,於是都嚷嚷著要讓出房子。

劉廣平站起來衝著大家一拱手,笑道:“大家聽我一言,現在房子還不夠住,我們這裏現有帳篷,並不受屈。鄉親們在山洞裏都住了好幾天了,也該好好休息下。鄙人有個辦法,能不用土坯直接建房。”

大家將信將疑,他們打土坯都是黃泥和草,然後在模子裏錘壓,再翻成土坯,放到陰涼之地陰幹,就是太陽暴曬都會讓土坯爆裂,不堪使用,他有什麼辦法能直接建房。

劉廣平也不解釋,隻問他們道:“咱們這裏總共有多少工匠?”

陳元禮答道:“我們和劉鸞緹的村子隻有兩個泥水匠,李大哥的村子強些,有四五個泥水匠,還有兩個木匠,一個石匠師傅。這也是房子修不快的原因,隻有幾個泥水匠帶幾個徒弟在俢。別人除了會打土坯什麼也幫不上忙。”

“幾位泥師傅請過來。”劉廣平熱情的招呼著,幾位師傅都是質樸的手藝人,開始還有些靦腆,在眾人的慫恿下,才扭扭捏捏的走到劉廣平旁邊,都不知道說什麼好,不安地搓著手。

劉廣平在紙上簡單畫著草圖,給師傅們比劃著:“我想請木匠師傅做幾塊板子,在做幾個木杵,前頭用上夯石,把土填在兩塊板子之間,然後夯實,直接就是土牆。”劉廣平在電視上看過大慶油田的幹打壘的辦法,這樣可以人盡其用,省得打土坯陰幹的程序,效率高了不止一倍。

“這是版築之法啊,俺怎麼就沒有想起來?”一個泥水匠師傅指著劉廣平的草圖說道。

一個木匠師傅也接過來,端詳半天,讚道:“這就是版築之法,我當年應勞役,修過安邑的城牆,就是用的這版築之法,光知道此法可以用來築城牆,怎麼就沒有想到蓋房子。還是主公聰明,瞧咱們這腦子。”

劉廣平十分驚訝,他不懂曆史,還以為這種方法他們不知道,看來是太低估勞動人民的智慧了。

"這版築之法,實在是好。咱們很多人都當過官府的勞役,版築多少都幹過,其他人隻要看幾下,就能學會。這木杵咱們也能幫著做,隻要讓李石匠做好夯石,兩位木匠師傅刨好木板,咱們就能動工了。我估摸著也就是兩三天的功夫就弄好了。”陳曼頭高興得喜上眉梢,看到女婿還懂得築城之法,能文能武,越看越是歡喜。

劉廣平又對幾位泥水匠師傅說到:“幾位可盤過火炕?”

幾個泥水匠師傅麵麵相覷,不知所雲。劉廣平在紙上邊畫邊說:“就是用土坯壘成的炕,中間布有煙道,上麵鋪上床板,煙道一頭與灶台相接,燒火做飯,煙從煙道走,便能把炕加熱,冬天也不會冷。”幾個泥水匠師傅看了半天也看不懂,都沒見過這玩意。

有個泥水匠衝著一個矮瘦的泥水匠喊道:“譚富生你不是老吹牛,說你在太原給什麼王家李家的修過宅院,你好好瞅瞅。”

一個泥水匠師傅摸摸頭腦,他姓譚叫做譚富生,本來不是三個村裏的,從太原一路流落到的河東,手藝倒是挺好,但是因為是外地人,一直不敢說話。他仔細看了看這火炕的地圖,有點拿不準,咬牙半天才壯著膽子說道:“這個倒有幾分像富人家種菜的溫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