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識經濟時代的到來,引起了知識大爆炸,在知識經濟時代,其主導因素是知識,其核心是以智能為代表的人力資本,以高科技為代表的技術知識和以科技為核心構成新的生產力體係。
知識——這是人們立身行事的最重要資本。
每個人都有各種各樣的欲望,於是去做各種事。但是,欲望無論多麼強烈,如果不具有滿足欲望的知識,那麼,這種欲望隻能停留在主觀意識、主觀願望上,而不可能成為客觀現實。比如從來沒有打過籃球的人,不懂籃球規則,也沒有打籃球的技術。那麼無論籃球運動是多麼引人入勝,他無論怎麼想享受打籃球的樂趣,也很難成為現實。
知識經濟時代的到來,知識的推陳出新速度加快。你的學曆如何暫且不提,如果你沒有記憶的習慣,你的學曆會像冰塊一樣,在陽光下融化掉,你也注定要被這個時代淘汰。
自然資源是會枯竭的,唯有知識才能生生不息。
因此,一個國家,一個民族,一個社會,一個組織的發展將越來越依賴於知識,依賴於人才,而一個人要想成功,首先必須具備有完整係統,及不斷更新的知識體係,這已成為構成人自身素質的主要方麵。
這也就是我們平常言及的功底和才華,功底和才華實質上就是一個人用以滿足一種社會需求的能力,這是一種內因,是決定一個人能否做成一件事,能把這件事做到何種程度的關鍵因素。一個人隻有具備有一定的功底,才可能把握住機會;一個人隻有具備一定的才能,才可能滿足他所發現的那一種社會需求。
深厚的功底,亦即完整係統的知識結構,與突出的才華,亦即帶有個人特色的專長與一定的機會相結合,就可能造就一個大的成功人物。
功底愈厚愈強,使人在把握機遇之後潛力無窮,可以把一次機遇的內涵最大限度地挖掘出來,深厚的功底還可以使你舉重若輕,把一件事做到圓滿周到。
才華是一種創造力,而創造力就是一個人與大眾相區別的標誌,使你在社會中顯現出來,而不是沉淪其中。
創造力使你能夠為社會提供新的東西,會創造新的社會需求,把機遇發揮到最大值。掌握,不斷挖掘自身的潛能,最後全麵展現了自身的素質,從而走向了成功。
知識的獲得,素質的提高,不僅要靠讀有字的書,同時也要靠讀無字的書。因為有字的書,即白紙黑字的書,是人通過教育獲取的間接經驗。無字的書,即萬事萬物之理,以及自然界和社會上的許多實際知識。它們其實代表著兩座大學,以書本學習為主體的課堂大學和以觀察實踐為主體的社會大學。
成功需要付出長期的努力,長期的磨煉。也就是一個人知識的不斷豐富和完善的過程,它們來源於有字的書和無字的書。
有字的書,記錄著前輩或當代文化、智慧的創造過程和成果,其中不乏智慧的晶體,和合成新的智慧晶體的必要因素。但大多終究程度不同地失去了活性,隻宜充當現代智慧的基石,但它仍不失為練就自身素質的重要方麵。
無字的書,包含著進化著的自然界為人類提供新的智慧測查的範圍,諸如,新的物種層出不窮的湧現,生態環境不斷地急劇變遷等等。也包含著人類社會文明進化所引起的不斷轉變,不斷改塑,不斷飛躍。而後者尤其具有活潑生動性、深刻雋永性,現實可信性和具體可行性。
因此,認真地讀好有字的書固然重要,但是,決不可自囚於有字的領域,滿足於書本學習的成績,以致降低適應社會能力與素質的全麵性,所以必須同時讀好無字的書。
在當今,我們尤其強調無字的書——社會大學的重要性。大多數人的成長,不能不仰賴於在社會大學中的鍛煉,我國古代大史學家司馬遷,雖具備“天下遺之聞事,靡不畢集太史公”的特殊條件,但他終於捧出《史記》,更是由於受益於他曾讀遍了東南、中原以至西南等神州大地的無字之書,獲得了豐富的第一手資料。有字的書加無字的書,陶冶了他剛健不阿的人品和富於天籟的藝術氣質與素養,使其著述既表現著學術巍峨的壯觀,又流瀉著激情如噴的氣勢。這無不是有字之書及無字之書使然。
現時代,一個人的成功,往往與一個人的社會經曆有關。經曆往往是和專業知識和技巧同等重要的,豐富的閱曆往往是高素質的體現。經曆是一種財富,而且是一種單純用知識所無法替代、在某些情況下甚至比知識更重要的財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