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4章 武狀元(1 / 2)

新人求點擊,求留言,求推薦

按照規製,中了武舉的人要參加最後的一次考試;殿試。

崇禎七年的武舉殿試被安排在四月二十這一天,依舊往年例在紫禁城內的皇極殿進行。

東方露出魚白,紫禁城外,兵部的官員們開始忙碌起來,他們要監督這些參加殿試武舉的穿著,要安排秩序,叮囑眾人進入紫禁城的各種注意事項。

一抹紅日緩緩升起,百名武舉在幾名官員的帶領下開始進入紫禁城。

這不是唐琪第一次進入這個紫禁城,他總歸還是有些印象,但現在,這個印象中的紫禁城依舊巍峨肅重,但與他見識過的那個紫禁城還是有很大區別。

沿路的守衛者很多,衣甲鮮亮,可唐琪無法分辨他們屬於禁衛還是錦衣衛。

皇極殿很大,一百名武舉加上那些官員,還有皇宮的守衛者,這麼多人進入,這個大殿竟然顯得並不太擁擠。

一切有條有序的進行,所有武舉按部就班在安排好的桌子後就坐,在很長時間的等待之後,幾名上了年齡的文官出現了,顯然這些人是那些主考者。

考官無聲的落座,一名官員開始宣讀考試規則與注意事項,隨後,殿試的考試開始。

題目依舊很簡單,與會試如出一轍,默寫《武經》中的某一段,然後再按照要求來一個兵事策論。

大殿中肅靜的讓人感到有些寒意,那些主考的官員與殿內守衛者仿佛就是一個個木偶,他們是靜止的,沒有人發出聲音,也沒有人走動,讓這考試顯得異常凝重。

《武經》中的一段被唐琪很快搞定,策論的題目是;論步騎。

這是論步兵與騎兵的區別與各種作戰,題目說難不難,說不難其實也很難。難點在於,這些武舉的文化水平有限,很多人知道如何排兵布陣,知道如何作戰,知道步兵與騎兵的區別與作戰方式,但要他們用筆寫出來,顯然會有難度。

唐大少爺是一個特例,他兩世為人,文化水準擺在那,這些東西對於他來說太容易了。

打好了草稿,再次的修飾,唐琪開始抄錄。很快的抄錄完畢,仔細檢查了兩遍,沒有犯忌,沒有錯別字,更沒有塗改的地方,唐大少爺很滿意。他抬起頭看了看四周的同年們,好像許多人都在愁眉不展,手中拿著支筆無所下筆的人比比皆是,顯然,這些武舉的文化水準實在是殘差不齊。

殿試的目的就是排一個座次,由於上一界的武舉考試出現了作弊行為,因此鬧的沸沸揚揚,而兵部與相關官員也因此有二十餘人被罷免。所以,這次的考試看來很謹慎,好像在第一場就很嚴格,除了策論的考試,後麵的所有考試都顯得非常透明。

等待了一段時間,看來是沒人先於自己交卷了,唐琪站起身。

坐在首位的是一名五十來歲的官員,他一伸手接過一名低階官員呈上來的第一張試卷,看了看那工整的字體,他威嚴點點頭:“封了!”

這是彌封製度,當然是為了防止作弊,而這個密封之後,還要謄錄,謄錄就是讓相關人員重新抄錄應試者的試卷,隨後才可以由考官來判定這份試卷的優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