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51章 張獻忠來了(1 / 2)

對於曆史的英雄人物,唐琪的景仰從不缺乏。

曆史上的酆家店之戰就存在他的腦海裏,這些桀傲不馴的蘇州將領不缺乏敢於戰鬥的勇氣與決心,他們缺乏的是戰爭智慧。

史可法的軍事素養雖然不一定非常出色,但是作為一個正經的讀書人,軍事督戰官員,他有最基礎的軍事認知,他比這些勇於作戰的將領要穩重得多。

唐琪參加的就是曆史上的酆家店之戰,而且,這將是一次與曆史上的酆家店之戰完全不同的戰鬥。

真實的曆史上,因為這些將領不屬於史可法的嫡係,不屬於史可法直轄的軍隊,再由於史可法的掌軍能力真的乏善可陳,這些蘇州將領對史可法的指揮並不認同。

史可法不會與這些粗鄙的軍漢溝通,他更不會籠絡人心,因為,他的內心存在著一種士大夫根深蒂固的觀念;這些軍將是一種驅使的存在。

唐琪絕不會重蹈覆轍,這些桀傲的將領可以抗拒史可法的建議,可是他們要違背唐琪的意誌很難。因為,唐琪知道這次作戰的曆史最終結果,他手中擁有最強最多的軍隊,曆史就是這樣,有時候,一個小小的人事變動,你就可以萬全改變它的進程。

曆史已經發生了改變,支援這次宿鬆之戰的將領與人員,作戰方式已物是人非。

僅僅幾天之後,張獻忠終於在山中熬不住了,他來了。

“報!大人!發現敵軍斥候,方向正北,距離二十餘裏!”

“再探!”

“遵命,大人!”

這名矯健的斥候就如同一個矯健的雄鷹,他俯身帶動自己的戰馬揚鞭疾馳而去,留下了一路黃塵。

龜縮於山中的張獻忠終於知道左良玉諸部已經撤軍,已在群山中壓抑的無法忍受的流賊大軍在張獻忠率領下再次傾巢而出。

“終於來了!張獻忠!你這個小白鼠千萬不要讓我失望!”唐琪的眼中冒出精光。

沿途的百姓已經提前疏散,而一無所獲的賊眾前進的速度也非常快,三月二十三日,斥候第一次與流賊的斥候進行了接觸戰。

“大人!督軍大人派來了信使!”

大帳中,幾個最高階的軍官在商議著如何與張獻忠作戰,至於史可法的來信,幾人誰也不認同,因為史可法提到可以進山防禦,這個建議沒有人理會。

“既然要戰就先鋒對先鋒,我的兵最多!就讓我的兒郎們最先出戰!諸位將軍以為如何?”舍我其誰,唐琪首先拿出自己的建議。

幾個人開始議論,誰都想出戰,可惜陳於王兄弟帶的兵少,他們顯然不夠資格,而潘可大一向沉穩老練,加上他的兵也不多,也無法做先鋒,兵力最強的許自強與唐琪有著一層親厚的關係,他沒有力爭。

這些張國維的嫡係將領沒有怯懦者,在原來的曆史上,陳於王、程龍、潘可大等人總計四千餘人在酆家店經過了毫無畏懼的浴血奮戰,他們慷慨悲歌般的戰死於曆史上的酆家店之戰,許自強僅以身免,蔣若來由於是支援者得以保住了自己的性命。

戰略部署很快做出,唐琪將派出先鋒首先出戰。不久,他習慣性的召集自己百戶以上的軍官進行軍議,其實這僅僅是一個過程,不過這個過程非常重要,唐琪需要的是這些將領養成一個良好的作戰習慣,需要他們有這種智慧的積累,這種作戰經驗的積累無疑會讓將領們迅速成長。唐琪的宗旨其實就是不到萬不得已讓手下將領不要武斷的去決定一次作戰,要采納不同而正確的建議,軍議的最終決議應該少數服從多數,一個人的智慧永遠趕不上集體的力量,大眾的決定,絕大多數情況下都是最正確的決定。

崇禎十年三月二十四日,清晨,天陰沉沉的,給大戰前的大別山山腳下帶來絲絲的陰霾。

火銃百總阮煦很年輕,他今年僅僅隻有二十五歲,他就是這次作戰的先鋒官。

阮煦與水營的千總阮駿是同族,他比阮駿進入唐琪的軍中好要早,同時,阮煦也是唐琪最近提起來的年輕將領之一。

兩年的時間,阮煦學到了很多很多東西。自他跟隨自己的長官唐琪以來,他學會了很多種別具一格的排兵布陣方式,學會了如何用心,用靈活的頭腦指揮作戰,進入軍伍後的阮煦開始讀書、識字,並學會了記錄自己的心得,學會了訓練士兵,學會了如何與士兵溝通。這一切的一切,那個令他尊敬的長官唐琪就是他這些知識的所在源泉。可以說,阮煦就是唐琪按照自己的要求培養的新式嫡係軍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