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54章 大戰的序幕(1 / 2)

天不作美,二十六日清晨,淋淋的細雨落了下來。

明軍大營中,一個矯健的斥候騎著戰馬飛奔而來,由於是剛剛下起雨,泥濘還不算嚴重,戰馬沒有受到太大影響,斥候轉眼到了近前。

“報~~五裏之外發現敵軍斥候!”

發端於大別山趾鳳鄉山區的涼亭河水澈明淨、常年不斷,它穿涼亭鎮而過,將涼亭鎮鎮區分割為河東、河西兩個部分,唐琪等人的一萬餘名官軍就駐紮在不算寬大的涼亭河出河口的北岸。

明軍陣營十來裏之外,一個麻子臉的黃麵大漢正騎在馬上指揮龐大的隊伍向南挺進。

隻有一戰,這種選擇也是一種無奈,這個黃麵大漢正是這些流賊的大首領張獻忠。沒有充足的補給,糧食已經成為一個大問題,近四萬人的隊伍需要的各種物資量非常巨大,已經不可能再退回山中,更不可能走回頭路去鳳陽,如果那樣,這些手下還不知道會剩下幾個人,張獻忠別無選擇。

向東迂回,肯定會受到官軍的瘋狂追擊,張獻忠經受不起那樣的損失,這些剩餘的手下有很多是跟隨張獻忠多年的老卒,張獻忠再也禁受不起,傷了根本,想東山再起哪裏有那麼容易。

雖然隻有采取人海戰術來一次攻擊,別無選擇,但萬幸的是左良玉部已經離開,更加萬幸的是這些駐守此地的官軍雖然火器眾多,還算戰力不俗,可更加幸運的是,老天也好像在幫張獻忠,竟然下起了雨。

經過多年和官軍的戰鬥,張獻忠對明軍的戰法和武器非常清楚,與擁有眾多火器的官軍作戰,這樣的天氣絕對是最好的機會,這些官軍隻能自認倒黴。南人不堪戰是一個共識,這些江南的士兵的戰力肯定不如左良玉,近身搏鬥張獻忠有信心完勝,隻要擊潰他們,糧食、武器盔甲和各種物資自然會有。

小雨中,信心滿滿的張獻忠開始下達命令:

“可旺(孫可望)!你負責正麵,能奇(艾能奇)負責東麵的側翼,雨天不利於官軍火器燃放,趁著雨天要一鼓作氣擊垮他們!現在去整隊!”

雨越來越密集,明軍大陣中,斥候不停的甩著泥漿前來稟報敵人的情況。

站在兩丈多高的望台上,唐琪的耳邊響起史可法憂慮的聲音:“紅塵,天不助我等啊!雨天不利於火器燃放,敵眾我寡,此戰一定要小心!慎之又慎啊!”

“督師無需多慮!我的士兵即便不使用火器也不是這些流寇可以戰勝的!再者說,我自有辦法應對!”

沒有壕溝,沒有拒馬,沒有哪怕是一種看來讓人放心的作戰工事。大軍陣前隻有一排半人高的長形盾牌,長盾的正麵好像蒙著一層鐵皮,在雨中仍舊閃著金屬的光澤。

長形立盾,這是一種特製的野戰盾,是唐琪與自己作坊內的匠人經過試驗後,決定采用的特殊野戰用盾。這種盾牌還帶有兩種盾座,一種用於在比較軟的土地上使用,盾座底部的鐵刃可以輕鬆的插入地下,用起來絕對穩固。而另一種是用於無法插入地下環境用的盾座,底座就是一個很沉重的長形鐵槽,在鐵槽上放上盾牌,它可以直接而又穩固的放在硬地使用。

這種盾的頂部正中都有一個凹陷的凹口,采用跪姿的火銃手正好可以把火銃架在這個凹口進行射擊。士兵帶上有麵甲的頭盔,除非火炮,任何弓弩幾乎不可能對藏身於這種盾牌之後的士兵造成大的殺傷。遠遠看去,木質包鐵的盾牌黑黝黝的,盾牌隱隱泛著金屬的寒光,仿佛就是一排低矮的金屬長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