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31章 成功並不難,認真負責最重要(2)(1 / 3)

另外有一個人,與上述那個人恰恰相反。他從來不顯出忙碌的樣子,做事非常鎮靜,總是很平靜祥和。別人不論有什麼難事和他商談,他總是彬彬有禮。在他的公司裏,所有員工都寂靜無聲地埋頭苦幹,各樣東西安放得也有條不紊,各種事務也安排得恰到好處。他每晚都要整理自己的辦公桌,對於重要的信件立即就回複,並且把信件整理得井井有條。所以,盡管他經營的規模要大過上述那個人,但別人從外表上總看不出他有一絲一毫慌亂。他做起事來樣樣辦理得清清楚楚,他那富有條理、講求秩序的作風,影響到他的全公司。於是,他的每一個員工,做起事來也都極有秩序,呈現一片生機盎然的現象。

廚師用鍋煎魚不時翻動魚身,會使魚變得爛碎,看起來就不覺得好吃。相反地,如果盡煎一麵,不加翻動,將會粘住鍋底或者燒焦。最好的辦法是在適當的時候,搖動鍋,或用鏟子輕輕翻動,待魚全部煎熟,再起鍋。

不僅是烹調需要秘訣,就是做一切事都得如此。當準備工作完成,進行實際工作時,隻需做適度的更正,其餘的應該讓它有條不紊、順其自然地發展下去。

陽光心態:

人的能力有限,無法超越某些限度,如果能對準備工作盡量做到慎重研究、檢討的地步,至少可以將能力做更大的發揮。

★嚴約束,做好每件事

工作的朋友都知道,公司在招聘員工時,其中最重要的標準,就是要求員工對工作做到全心全意,盡職盡責。

事實上,不僅公司會如此要求,在公司中,無論什麼人做什麼事情,都要做到全心全意、盡職盡責。這才不失“認真”兩個字,才是敬業工作的一種表現。

對許多事都略懂一點並不代表我們很優秀,而知道如何做好一件事才會使我們變得最優秀。一位總統在一所大學裏參加演講時對學生們說:“比任何事情更重要的是,你們一定要很清楚怎樣才能將事情做好;而你跟那些有能力做這件事的人相比,你如果比他做得更好,那麼,你永遠也不會失業。”

一個成功的創業者說:“如果你能真正地製好一根針,應該會比你製造出粗陋的馬達還能賺到更多的錢。”

很多人會為一個問題疑惑不解:明明他的能力沒有自己強,但是自己的成就卻超不過他?此時,我們不要抱怨,不要困惑,而是先問自己,做事情的時候,是否像研究人員仔細研究生物一樣,對職業領域的細節問題仔細研究過嗎?自己是否真正認真地去學習那些自己需要的專業知識?是否對任何事情都能做到全心全意、盡心盡責呢?

每個人都應該做到對自己所做的事盡心盡責,發揮出自己最大的努力,來使自己不斷的進步,這不僅是人生的原則,也是工作的原則。一個人沒有了職責與理想的話,他的生命就會變得沒有任何意義。

一些技術不過關的泥瓦匠與木匠,將磚塊與木材湊在一起建房子,在這房子還沒有售出前,在暴風雨的襲擊下坍塌了;一名醫生對他的術業不精,而又不願意花時間來學習,隻會造成毛手毛腳的結果,同時給病人的生命造成危險。這些都是對工作缺乏敬業精神的體現。

不管從事什麼工作,都應該對它做到最深入的了解。這句話每一個人都要謹記。

隻有下決心,了解自己工作中的所有問題,使自己做到對工作精通,才會贏得好的聲譽,這也是潛伏在成功裏的秘密武器。

有個人就努力與成功的關係問題請教一位成功者:“你是怎麼做到完成那麼多的工作的?”成功者回答道:“對於一件工作,我會集中精力去徹底地做好它。”

如果我們對自己的工作還沒做好準備,那麼失敗了怎麼能去責怪社會、責怪他人呢?而從現在起,我們就要做到“精通”二字。大自然也是經過幾個世紀的進化,才會生長出美麗的花朵,結出飽滿的果實。

隨便讀幾本法律書,就想去當律師,或者上了幾堂醫學課就想到替他人做手術——要清楚,那個寶貴的生命可不是拿來做實驗的實驗品。

讀書的時候一旦養成了半途而廢、懶惰,不把心思用在讀書上,運用一些小聰明來欺騙老師,如果步入社會,就不可能會是一名出色的人。上班總是遲到,老板交待的事情總是不做完。以這樣的心態對待自己的事情,那麼請問,我們又能做好什麼事情呢?

縱觀那些在人生中取得成功的人,絕對是在某個特定的領域中進行過不懈努力的人。

有一位哲學家說過:“如果有必須要做的事情,就全心全意的投入去做吧!”

還有一位哲學家則說:“無論你手邊有什麼工作,都要盡職盡責地去做!”他們都同時向人們傳達了全心全意對待事物的重要性。

陽光心態:

即使,我們現在生活於貧窮困苦的環境中,但如果能全心全意的投入到工作之中去,那麼最後我們也會獲得經濟自由。

★成大事,更要抓細節

麥當勞創始人麥洛克說:“我強調細節的重要性。如果你想經營出色,就必須使每一項最基本的工作都盡善盡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