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50章 欣賞的心態,讓你處處受歡迎(2)(1 / 3)

說欣賞他人的話,既利人又利己。每個人有自己不喜歡的人,這是再正常不過的事情,但不能就此放任我們的這種思想,相反,我們要學會讚美自己的親人、朋友,並把它變成習慣。

★消除嫉妒,欣賞能輕鬆做到

欣賞他人的大敵是嫉妒。

所謂嫉妒,一般是指個人在意識到自己對某種利益的(潛在)占有受到(潛在)威脅時產生的一種情緒體驗。嫉妒心理總是與不滿、怨恨、煩惱、恐懼等消極情緒聯係在一起,構成嫉妒心理的獨特情緒。不同的嫉妒心理有不同的嫉妒內容,在名譽、地位、錢財、愛情四個方麵表現得尤為突出。還有的嫉妒者,隻要是別人所有的,都在其嫉妒之內。

嫉妒是一種難以公開的心理,常發生在一些與自己旗鼓相當、能夠形成競爭的人身上。古今中外,嫉妒置人於死地的事情,不勝枚舉。

三國時期的楊修就是中國古代曆史上因被嫉妒而招來殺身之禍的典型事例。凡是讀過《三國演義》的人,都知道楊修其人。楊修乃曹操手下一名高級謀士。他上知天文下通地理,才高八鬥,博學多才,通古知今,才思敏捷,聰穎過人,能說會道,是魏國一個不可多得的人才。可楊修卻英年早逝,死於丞相曹操的刀下。不為別的,隻因他不諳為官之道,鋒芒畢露,聰明反被聰明誤,幾次三番猜中曹操的計謀,使曹操不快,被曹操所不容,曹操借“雞肋”事件,以動搖軍心為借口將其誅殺。

今天的現實生活中,仍然存在這樣可悲的事情:事業有成、生活幸福的人,都有可能成為有心理障礙的人攻擊的目標,孩子的生活也不例外。

王敏和張蘭的成績在班裏名列前茅。數學考試前一天晚上,王敏打電話問張蘭一道題。張蘭費好大工夫才把這道題解出來,她不願意讓王敏不勞而獲,又怕第二天考這道題王敏也做對,成績分不出高低,於是就將一個錯誤的思路告訴了王敏。

考試的時候果然有這道題。王敏做錯了,成績一下和張蘭拉開了距離。一次小小的考試,竟使兩人相互忌恨,一直到畢業。

嫉妒心理既害人又害己。發展到一定程度,會給被嫉妒的人造成很深的心理傷害。美國心理學家納撒尼爾·布蘭登博士說:“這種致命的嫉妒是自我失落的產物。別人的成功很可能暴露出自己的空虛、貧乏。”有強烈嫉妒心理的人,他們不是想著自己怎樣幹得更出色,而是想怎樣讓對方倒黴,變得不如自己。他們害怕在別人的成功中顯得自己無用,於是說壞話、傳閑話、告黑狀、搞小動作,以打擊別人,抬高自己。同時,嫉妒別人的人自己在精神上也備受折磨,正如法國大文豪巴爾紮克所言:“嫉妒者的痛苦比任何人的痛苦更大,他自己的不幸和別人的幸福都使他痛苦萬分。”

陽光心態:

嫉妒是心中的毒瘤,告別嫉妒最有效的方法是學會欣賞他人,為別人喝彩。為別人喝彩是人性中的公正和善良,這種美與善存在於每一個人的心靈深處,我們的責任就是要喚醒潛藏於心靈深處的美與善。

★培養自信,坦然地欣賞他人

我們每一個人都希望自己在各個方麵都能勝人一籌,然而,事實上這永遠隻能是一個夢想。一些心理素質不高的人,每當麵對別人的優點與成績時,往往禁不住妒火中燒,很難坦然地麵對與欣賞。在這些人眼裏,辦事能力強變成了愛出風頭,如果我們好心好意去幫他,他私下裏還擔心我們無事獻殷勤——非奸即盜。於是,這些人對待他人優點與成績的態度也隻能是要麼不屑一顧,要麼再惡劣點兒,實行打擊、報複。而別人往往也不是省油的燈,這就帶來了人際關係的惡性循環,自己的事業會因此嚴重受挫。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優點和成績,都希望獲得別人的肯定與讚美。有些優點和長處往往是與生俱來的,比如某人長得漂亮,智商很高等等。因此,對於別人優點與長處的肯定不僅不會貶低自己的位置,而且可以使旁人從中認識到我們所具備的優良素質,從而獲得他人的稱讚。

戰國時期,公子重耳與公子小白爭奪王位,鮑叔牙輔佐重耳,而管仲則為公子小白出謀劃策,最終公子重耳當上了齊國國君。重耳想拜鮑叔牙為相,鮑叔牙卻說:“公子如果想統治齊國,任我為相就足夠了,而公子如果想一統天下,則非拜管仲為相不可。”最終,重耳任用管仲而成為一代霸主。鮑叔牙雖然不及管仲有才華,但卻能坦然地欣賞管仲的優點和長處,並大力舉薦,從而獲得了天下人的稱讚,並借此得以留名青史。

麵對他人的成績,我們首先應該懂得,成績是他人的勤勞加汗水所贏得的,我們應該坦然地欣賞他人的勞動成果,並予以肯定。與此同時,檢討自己,虛心請教,學習他人的勤奮向上的精神。主動請教別人向我們傳授學習工作的要領,不僅是對他人成績的一種高度的讚揚,而且也可以督促自己繼續前進。既有利於我們技術水平的提高,也有利於我們處世水平的提高。這豈不是一箭雙雕的事情,我們又何樂而不為呢?

要坦然地欣賞別人的優點和成績,還需要相當的自信和勇氣。日常生活中,我們經常遇到別人比自己強的情形,而讚美之詞卻怎麼也說不出口,主要是因為缺乏自信心,覺得自己不如對方,於是心理失衡,沒有勇氣為對方喝彩。要麼覺得“不好意思”;要麼認為自己與之相比,結果昭然自明,不用多此一舉;要麼覺得自己人微言輕,讚美了也不會引起重視,還害怕會引起非議,被人誤解為是溜須拍馬。結果,不僅失去了一次坦然欣賞別人優點與長處的機會,也失掉了一次拋棄自卑與膽怯心理的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