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少林(2 / 2)

“方丈。”智彥起身拜見。

“你是在參讀《金剛經》?”方丈問道,“我這數年前傳予你的佛門第一修身法門《金剛經》,你如今修得何許境界了?”

“弟子慚愧。數月前達至第二重境後,這些日子便苦無晉升。”智彥道,“不過弟子仍未落下練功,每日都會參讀與修習。”

“嗯……你年紀輕輕便達此境界,實屬不易了。”方丈笑言,“今晚酉時,你走後山木人巷來演武堂,我有要事交代。”

“是。”智彥拱手,方丈這便笑著轉身走下了樓梯。

待方丈行遠後,智彥便思索了起來。

從小在少林寺長大,方丈待自己如親生祖孫一般。六歲那年在伏波堂剃度出家後,方丈便一直讓自己習武。每天承受極重的訓練,但較比其他師兄師弟也獲得了更好的成效,同輩子弟已無人是他對手了。

除了《金剛經》外,方丈還對自己傳授過棍法。在方丈言中,棍、矛、槍、戟、叉同宗不同型,習七分棍便已掌握五分槍。於是智彥也經常會到附近的瀑布邊上去,在瀑布衝刷下練習木矛。增強臂力與長兵器造詣。

修習棍法時,不見方丈拿出過典籍法門之類書經,不像《金剛經》一般。但依方丈所授,智彥目前的槍法水準於寺內還算挺高。

即便拋開輩分,他的槍法實力也有自信可在寺內數一數二。很多時候與許多練槍師兄切磋,都能戰上數百回合不倒。除修煉《金剛經》帶來的強勁筋骨外,槍法便是智彥目前唯一掌握的武藝。這回過木人巷,自然是要帶上長槍了。

木人巷是少林寺裏修建的一條充滿木甲機關人的樓道,機關人在巷道內基本都帶著堅硬的石柱或是鐵杵,會在軸承運轉下自己運動。而巷道內站滿密麻的機關人,可謂是危險重重。全少林寺目前雖有僅有小半弟子可過木人巷,可智彥作為寺中實力超上者,一間木人巷隻需稍微吃力些便可通過了。

待得時辰到了,夜靜之後,智彥手提木矛便往後山木人巷去了。

………………

由木人巷另一端出口出來,智彥額間滿頭大汗。

不過以自己如今之實力,過木人巷還是不會受傷的。離開出口後,智彥循著一步步石階向後山走去。演武堂在少林寺後院更往後之地,一般是方丈或武師要檢驗弟子實力、讓弟子相互切磋時才會去的地方。所以這木人巷,自然是非過不可。沿著石階,智彥已來到了後山樹林間一座小閣樓前。裏邊有亮光,方丈應是早已在其中等候了。智彥便推開房門,進了演武堂內。

演武堂內沒有桌案,方丈在房間盡頭提了一盞油燈等候著。

“方丈深夜喚弟子前來,是要檢驗弟子之武功嗎?”智彥拱手問道。

“我今日已言明,來此隻是有事交代。你的實力我清楚,無需再檢驗。”方丈神情嚴肅道,“我接下來所說之事至關重要,你需謹記一生。”

“方丈請說。”智彥應道。

“平日你們雖稱我為方丈,可你諸多師兄師弟皆知曉,我的法號為慧寧。而眾所不知的是,我並非在少林寺長大。我僅僅是十餘年前才來到此處,在這之前,我仍是俗世中人。”方丈說道,“我的俗名為秦宇。”

“你雖自小在少林寺由我及諸師兄撫養長大,可你卻也有俗名。你的俗名叫王隸,是你祖父所取。事關你之身世,我這才挑了靜夜時分向你坦明。”

“這……”智彥驚詫,“我竟也有俗名!?我還有祖父?”

方丈神情更是嚴肅了:“十三年前,你尚在繈褓之中。一位素袍老人將你抱來此處,說你父親因與外人結仇早年殞命,自己風燭殘年、垂老矣矣,已是無力再撫養你。希望少林寺可收容你、讓你走上佛道,不理人間繁雜事,將你培養成一名武僧。言中推斷應是你祖父無疑,我見你家世可憐,便將你收養了下來。你祖父走後再也沒過消息,這事我便也隱瞞了下來。”

“這……那名老人有何特征?是否有傷疤?或是瘸腿之類?”

“已過去十三年了!”方丈說道,“縱然你祖父後來過得康健,但也難免人壽走到盡頭。十三年前他便已白發垂鬢,難道現今還會在人世?”

智彥隨即沉默。

過了一會兒,智彥又開口問道:“方丈為何告知弟子身世之事?”

“少林寺……你怕是不能再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