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62章 公平自在心中(1 / 1)

此心常看得圓滿,天下自無缺陷之世界;此心常放得寬平,天下自無險側之人情。

如果自己內心認為這個世界是圓滿的。那麼世界也會是一個沒有缺陷的世界;如果自己內心認為這個世界是寬大公正的,那麼世界也會是一個沒有陰險詭計的世界。

有一天,上帝煞費苦心地鑽研製造了一架天平,他想借此來衡量人世間的公平,並絞盡腦汁,用心良苦地尋找一種最標準最公正的砝碼。

他順手撿起幾顆石子,依次放上天平左盤,可放上去的石子忽輕忽重,每一個石子自身的“不公平”導致了“公平”的難以衡量。再找其他的物種,仍然未果。

但上帝仍初衷不改,一如既往地尋找下去,終於,他發現了克拉。克拉是一種奇妙的植物種子,它自身均勻、精致,每一粒都是0.2克,不多也不少。於是,上帝毫不猶豫地選定克拉作為天平的砝碼,用以衡量公平。後來,鑽石誠心誠意地向上帝申請,讓克拉作它的單位。

鑽石是聰明的,因為沒有公平,再重的鑽石又有什麼價值與意義?而公平的價值與意義又遠遠超過鑽石本身。

克拉無疑是幸運的,它的幸運僅僅來自自身的公平,0.2克,克拉真小,卻又是如此不容忽視與彌足珍貴。

這個世界沒有永遠成功的幸運兒。與其期盼自己是一個幸運的人,不如在心間播種一粒克拉,長出公平的種子。

多年前,美國《幸福》雜誌曾做過一個調查:在你和對手之間,你最希望得到什麼?100份問卷在一個月後返回了99份。結果,希望得到金錢、智慧和機遇三者的答卷竟各占1/3!

究竟哪一個才是一個人與對手之間最希望得到的呢?有人提議去找那最後一份問卷。

按照發送問卷時的地址記錄,最後一份問卷很快就水落石出了。

答卷入是一位60多歲的老人,當工作人員找到他並說明來意後,他卻說:“我真不知怎麼回答,我剛開始創業時,仗著父親的財力支持開了一家顧問公司,當時競爭激烈,我最強勁的對手又是久經沙場聰慧過人的老將,他們用錢賄賂了我的一名職員,我因此賠了一大筆錢,公司也被迫關門。

後來,我去了父親的酒店,不久就可以獨當一麵了。當時有一家酒店與我們勢均力敵,為了打敗對手,我聽取了朋友的‘計策’,使對手陷入了難堪的境地。

可在隨後的幾年,酒店由於疏於管理,開始日益蕭條……後來我又做過很多生意,打敗對手時,我得意洋洋;失敗後又沮喪懊惱,成功與失敗總在我與對手之間重複地上演著。我真不知道,在我與對手的競爭中有什麼可以讓我永遠立於不敗之地。”他沉思片刻又說,“不過,我想起一件小時候的事,也許是我要找的答案——10歲那年,我眼一個同學比賽倒跑。一開始我就遙遙領先,他扭過頭對我說:你這樣的速度會讓我輸得很慘。成就感衝昏了我,我看著他的背影,趁其不備,轉過身,健步如飛地向前跑去,想把他甩得更遠……可就在我轉過身準備恢複倒跑時,我看見他一邊笨拙地倒跑著,一邊驚愕地回頭看著我……他看見了我的‘小動作’。本來我有99%的機會可以贏他,但他一直不承認他輸了。為此,我們爭執了好多年,直到大學畢業斷了聯係。”

工作人員被老人的故事深深地吸引了,於是動了幫老人找那個同學的念頭,想看看那個同學現在服不服輸。半個月後,那個同學找到了,他仍趾高氣揚地回答:我們的比賽是不公平的,所以我永遠不服輸!

50年了,那個同學仍然不服輸,老人回去後,在問卷上寫下兩個字:公平!

《幸福》雜誌便將金錢、智慧和機遇連同公平等答案公布出來,並把每一種答案的理由附在其後,讓更多的讀者來評定。在“公平”這一選擇的後麵當然附上了那個老人講的故事。最後,雜誌社收到了145封評比信,這些信選擇的全是——公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