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鐵鬆是周家堡的軍戶,已經年滿二十的他,生得是牛高馬大、孔武有力,且為人實誠、三棍子打不出一個屁來,但幹起農活來卻是勤勤懇懇、任勞任怨,絕對是一把好手。
早年間,馬鐵鬆的祖上也曾經是有良田數十畝的殷實軍戶,日子過得頗為寬裕。但自從他祖爺爺輩開始,田地就已經被官將們吞沒了去,馬家的日子從此開始走下坡路,一代不如一代。
到了馬鐵鬆這一代,家裏窮得已經揭不開鍋。他娘生養了七八個,大多卻在繈褓裏就活活餓死了。最後養活了的,就隻是他和弟弟馬青鬆兩個。一家人擠在搖搖欲墜的兩間破草房裏,日子過得究竟有多苦,也隻有他們自己知道。
從十三歲開始,馬鐵鬆就給周裏長家當放牛娃,因為人老實勤奮、很有一把子力氣,十六歲就成了裏長家的長工。
周裏長家是書香世家,對待下人也算厚道。馬鐵鬆這個大名,也還是他十五歲的時候,周裏長給親口起的呢。正是因為如此,這幾年馬鐵鬆家的日子稍微好過了一點,至少能夠勉強糊口。
從小到大,馬鐵鬆饑一頓、飽一頓,時常靠野菜樹皮充饑,卻偏偏長出了一副高大雄壯的身材,摸樣居然也頗為周正。可就算如此,因為家裏實在太窮,年過二十的馬鐵鬆都還沒有找到媳婦。大半年前母親得肺癆死後,家裏就剩下他爹和他兄弟三個老少光棍,就更沒人願意嫁進這個破落的家門了。
馬鐵鬆人老實,少言寡語,卻是個有主意的年輕人。這種替人當牛做馬、暗無天日的窮日子,他實在不想再過下去。自己已經年過二十、弟弟馬青鬆也已經十九歲,眼看著家境依舊沒有起色,他一家三個大男人恐怕都隻有打一輩子光棍。
今日在裏長家,馬鐵鬆聽下人們議論,說來了個軍爺要募兵,老爺居然就要將小少爺送去投軍,他心底就不禁微微一動。
後來老爺派了不少人,敲鑼打鼓、挨家挨戶通知明日在周家祠堂募兵,各家青壯隻要被選上就有三兩安家銀子拿,而且當兵的地方就在幾裏外的三十二邊墩。馬鐵鬆前思後想,還沒有和家裏人商量,就已經拿定了主意。
等到晚上回了自家的破落院子,馬鐵鬆把自己的主意一說,他爹理所當然的不同意,而弟弟馬青鬆卻搶著要替他去投軍。
一家老少三個光棍商量到了半夜,他爹才終於點了頭。
第二日一大早,馬鐵鬆特意穿了一件平素舍不得穿、補丁最少的周正衣裳,將自己收拾得格外精神,而爹和弟弟更是一路將他送到了周家祠堂門口。
天還剛蒙蒙亮,祠堂外的大槐樹下,就已經聚集了好多人,起了個大早的馬家父子居然不是最早的。都是本村本寨的鄉親,幾乎全都認得,馬鐵鬆就從人群中找到了好幾個從小一起光屁股長大的發小。
“嘿,馬大個你也來了,周裏長準你辭工了嗎?”
迎麵這人狠狠錘了一下自己的肩膀,馬鐵鬆當然認得他,於是憨厚笑道:“被選上以後再給東家說。倒是趙柱子你那媳婦潑辣得緊,能讓你來投軍?”
馬鐵鬆和這趙柱子自幼相熟,知道他剛娶過門的媳婦是個厲害角色,沒想到居然也能讓趙柱子來投軍。
“嘿嘿,隻要選上了就有三兩白花花的銀子拿呢,而且就在三十二邊墩,在抬腳就到的地方當兵拿餉,我那婆娘怎麼會不答應。”
“這倒是!第一次聽說投軍還有安家銀子拿這回事,這次可來了不少人。”
趙柱子左右看看聚集在大槐樹下的一二百號青壯,麵帶憂色道:“聽說隻選五十個人,卻來了這麼多青壯漢子,要被選上可不是容易事。”
陸陸續續還有更多的青壯從四麵八方聚攏過來。等到了太陽升上來的時候,卻聽“吱呀”一聲,緊閉的祠堂大門終於慢慢打開。
卻見一老一少、一先一後從祠堂內走了出來,站在台階上看著下麵聚集的許多青壯。
定睛看過去,那老者赫然正是裏長周沫熙,而站在他身旁的,當然就是身著七品武官服飾、頭頂鐵盔、腰懸橫刀、劍眉星目、相貌剛毅、十分挺拔英武的李星漢了!
首先是德高望重的周沫熙站出來說話:“此次,李總旗奉命在周家堡募兵,乃是我周家堡的榮幸,也是我周家堡子弟為朝廷效力、為國戍邊的大好良機!見今日能有這許多周家堡良家子弟踴躍響應、積極投軍,老夫十分欣慰。”
周沫熙話音一轉,又誇起身邊的李星漢來:“老夫身邊這位,正是前些日子斬殺韃子、救回我周家堡被擄青壯的李總旗大人!李總旗少年英武、文武全才,我周家堡子弟有幸追隨於他,將來必能建功立業、光宗耀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