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眼觀六路,根據情勢重塑單麵形象
打造單麵形象,先要知彼知己,在正確認識自己的基礎上,了解職場的形勢和老板的背景及個性。如果你不清楚整個過程,那你也就不知道會造成什麼樣的結果。因此,為了給自己創造加薪的機會,為了給自己的職業以長久的支撐,你就要采取積極的措施,以便根據形勢的變化掌控整個過程。你要在整個過程中,不斷地影響同事、老板及公司客戶、社會各界對你的看法。
為做到這一點,你就要不斷修正你的單麵形象,甚至不惜轉換麵孔。試想,當老板的思想發生了重大轉變,從以前的注重營銷變成後來注重研發,你依然還是以前的口水人麵孔,行得通嗎?不會減薪嗎?
這與持久性原則並不矛盾,所謂重塑和修正,並不是叫你改變,而是叫你在堅持根本的前提下局部調整。單麵形象一旦確定,不能輕易改變,要始終如一,但中間可以有局部的修正。隻有始終如一,才能穩定清晰,才能贏得別人的記憶和重視;同時隻有根據形勢變化在穩定的基礎上做出改變,才能適應新的口味,維持穩定的人氣。
與此同時,你必須明白,打造一個單麵人形象,需要知識、耐性和毅力。很多人花了絕大的精力,卻沒有成功,這樣的事實告訴我們,單麵人打造不可能一蹴而就,須要持之以恒,待機而動。
4. 道德認知:打造單麵形象,並不是欺騙別人
當你刻意打造自己的單麵形象,摒棄其他方麵,難免會給人造成你不真誠的印象。但是,你必須明白:這不是不真誠,這隻是有選擇地展示而已。
就像你本來是在哭泣,當別人來了,你立即換上一副笑臉。你有多副麵孔,但在不同的場合,也會顯示出適合這個場合的那一麵。
單麵人打造也不是自私的行為,而是對現代信息過度社會的適應。信息過度社會,即使是同事、老板和身邊的熟人,每天頭腦中也充塞了各種各樣的雜亂無章的信息,你要讓他們記住你、喜歡你,也必須削尖你的信息,才能進入他們的頭腦。
事實上,單麵人打造,是後工業文明時代的一種必然。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多張麵孔,以其中一張麵孔去和人交往,是必然的選擇,它可以讓別人迅速地記住你,也可以使人們對你作出迅速的判斷。
單麵人是無處不在的,隻要你翻開報紙,看到那些名人、成功人士,無一不是單麵人。你想想,報紙上出現的政客、商人、明星,哪個是以全麵的模樣出現的?肯定隻出現一個方麵,而且,永遠會是這一個單麵。邁克爾·喬丹和姚明,永遠是NBA籃球運動員,當他們不打球了,你就不太會看得到他們了;郭德綱,永遠是一個說相聲的人,當他不說相聲了,他就不太會在報紙上出現了;馬雲,永遠是阿裏巴巴創始人,當他不是了,他就出局了。就像現在,很少還會有人知道,當初叱吒風雲的新浪CEO王誌東是哪一個,也不知道周瘦鷗是什麼人。
你當然不能說,這些人以這些單麵形象出現,是在騙人,在欺騙社會。他們沒有撒謊,他們隻是有選擇地露臉。作為一個人,他在成功的單麵人形象背後,有一個全麵的人的真實性格,多麵而立體,他隻是拿出了社會所需要的那一個麵而已。
必須再次強調,成功的單麵人,不但不能欺騙別人,而且,更要講求道德。要明白,單麵人是有品位的人,同時,因為單麵人的易識別性,別人對單麵人的要求,也會更高。
甚至可以這麼說,你的人品,決定了你的單麵形象所能達到的高度和深度。一個人如果人品不行,他的單麵形象成為負麵,那他就會被打入冷宮。一旦被人冷落,他就不再是單麵人,就會中途夭折。由此可知,堅持到最後的單麵人,必須是人品好的人。所以,我們這裏所說的單麵人,如牛人、能人等,一般是褒義的;有些是中性的如慫人、妖人,不會是貶義的。因為,貶義的,如奸人、壞人,他最終也成不了單麵人,他必然會在中途夭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