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高宗表麵雖慫,內心卻總不甘心,他知道自己鬥不過武則天,就把希望寄托在接班人身上。他提出禪位給武則天的長子太子李弘,武則天就用藥酒毒死了李弘。唐高宗又要禪位給她得次子李賢,先立李賢為太子,令李賢監理國政,以便禪位。武則天偏把李賢先廢為庶民又逼其自殺。
在這過程中,唐高宗對武則天始終無可奈何,顯示出一個慫人的無力感。這樣直到病死。
唐高宗對中國人的啟示是:皇帝也可以是慫人,何況平民乎?
—2—
明代馮夢龍在《智囊》中寫到一個故事《夏翁,尤翁》:
夏翁是江陰一戶大族的族長。有一次,他乘船經過市橋下麵時,有一個人挑著糞,從橋上把糞倒下來,倒進了他的船中,糞湯濺到他的衣服。夏翁抬頭看時,發現那個挑糞的人他是認識的,似乎還和自己有過財務上的來往。當時他的仆人們氣得要打那個人,他連忙阻止,說:“他是不知道我經過這裏,要是他知道我在這裏,怎麼會冒犯我呢?”用好話安慰了他一番,把他放走了。夏翁回到家裏查看賬簿,發現原來這個人欠他三千兩銀子還沒有償還,看來是想要故意冒犯他,以求一死。夏翁歎了一口氣,就把債券燒掉了。
長洲有個尤翁,是開當鋪的。有一年年底的一天,他聽到屋外有吵鬧的聲音,出來一看,原來是一個鄰居。當鋪夥計向他訴說:“這人前些時候拿了些衣服來借貸,現在空著手來取衣服,不但不還錢,還胡亂罵人,哪有這樣的道理!”尤翁見那人凶悍不服,吵鬧不休,就不緊不慢地對他說:“我知道你的意思,是不是年關窘迫,還不出錢呢?還不出錢不要緊,小事而已,不值得來吵鬧啊。”說著,他讓夥計把那人典當的四五件衣物拿出來,指著棉衣說:“這是禦寒不可少的。”又指著長袍說:“這你也拿去拜年用,其他的東西不是急用,就先留下來吧。”那人拿了兩件衣服,一聲不響地走了。結果,第二天大家得到消息,就在頭天夜裏,這人死在了別人家裏。原來這個人因為負債過多,事先已服毒,知道尤翁有錢,想過來再訛詐一把,誰料沒有達到目的,於是就轉移到別人家去了。結果,那戶人家和他家為這個事打官司,鬧騰了一年。
有人問尤翁:“你是不是能預先知道這件事,所以對他忍讓呢?”尤翁說:“我並不是預知到什麼,隻是大凡非理相加的人,其中必有所理由,我們在小的地方不忍讓,災禍就會立即到來。”
漢初韓嬰的《韓詩外傳》,講到過一個故事,叫做“絕纓者言”,說的是:
楚莊王設酒宴賞賜他的群臣。傍晚時分,酒興正濃,旁邊侍候的人都醉了,大殿上的蠟燭也滅了,這時有人在暗中拉扯王後的衣服。王後知道有人是趁機揩油,便機警地摸到那人的帽纓,一把揪了下來,然後對楚王說:“這會蠟燭滅了,有人拉扯我的衣裳,我摸到他的帽纓揪下來了。希望大王叫人拿燭火來,看被我揪了帽纓的是誰。”楚王聞言,大喊一聲:“停!”隨即下令:“和我一起喝酒,誰不把帽纓揪下來,就不夠盡興。”結果沒有一個人有帽纓了,當然也就沒有人能知道被王後揪下的帽纓是誰的了。然後楚莊王又與群臣歡樂飲酒,直到結束。
後來吳國興兵攻打楚國,有一個人在戰鬥中常打頭陣,五次衝鋒打退敵人,取到敵方將軍的首級獻給楚王。楚王覺得奇怪,就問他:“我對你並沒有什麼特殊的恩寵,你為何對我這麼好呢?”那人答道:“我就是早先在殿上被揪下帽纓的那個人。當時就應該受刑而死,至今負罪很久了,沒能有所報效。現在能做一個臣子理應做的事,並且可以為您戰勝吳國而使楚國強大,實在是榮幸啊。”
可見,要是老板做起慫人來,員工就會有出乎意料的反應,效果好得難以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