聖道運而無所積,故海內服。
——《莊子·天道》
思想修養幾近於聖明的人對自己的追求從不曾中斷和停止,所以五湖四海人人折服。
莊子認為,世上有很多人都有成為聖人的遠大理想,他們也確實為之而奮鬥了,可是,最後的成功者卻寥寥無幾。究其原因,且不論能力和才智等條件,最重要的是,他們缺少了持之以恒的精神。
一個人做一點事並不難,難的是持之以恒地做下去,直到最後成功。生活中,許多人做事之初,都能保持旺盛的鬥誌。這個階段,普通人與傑出的人,是沒有多少差別的。然而,往往到最後那一刻,頑強者與懈怠者便各自顯示出來了,前者咬牙堅持到勝利,後者則喪失信心以至放棄了努力,於是,便出現了涇渭分明的結局。
開創了一番偉業的美國著名教育家戴爾·卡耐基,原本是一個很普通的人,而且曾經很自卑,但他後來終於覺醒了,依靠自己不懈的奮鬥改變了命運。
卡耐基出身貧寒,從小就要幫助家裏幹活。為了賺取必不可少的學費,他還經常給人家幹活。但他不肯向現實屈服,總想尋求改變命運的途徑。
他發現,學校裏有兩種人最受重視:一種是體育出色的人,如棒球隊員;再一種就是口才出眾的人,如在演講賽中的獲勝者。他選擇了後者,決心在演講方麵下功夫,爭取在比賽中獲勝。
卡耐基勤學苦練幾個月,但在演講賽中一次又一次失敗了。屢次失敗,讓他痛苦不堪,他甚至想到過自殺。然而,他終究不肯認輸,又繼續努力。次年,他開始獲勝了。這個突破,為他以後的事業播下了希望的種子。
一位演講與交際界的世界大師,當初竟然也在演講賽中屢遭失敗。這個迥異的反差說明,古今中外,眾多的成功者並不是依賴好運氣,而是得力於他們在挫折麵前敢於咬牙堅持下去的精神。
作為一個要有所作為的人,難道說你寧可永遠後悔,也不願意試一試自己能否轉敗為勝?然而,我們卻常常在不該打退堂鼓時拚命打退堂鼓,因為恐懼失敗而不敢嚐試成功。
一個成功的商人曾說:“勝利的希望和有利情況的恢複,往往產生於再堅持一下的努力之中。最艱難之時堅持最後五分鍾,事情可能就會有了轉機。社會上的失敗者,大多數不是由於沒有能力,而是因為沒有堅決的意誌。這樣的人,做事有頭無尾,永遠懷疑自己能不能成功,難以抉擇自己該幹哪一件事。有時,他對於自己的情況感到滿意,一經但別人慫恿,又感到過於卑下。”
譬如建房,打好圖樣後,自然要依據圖樣按部就班地去修建。那麼,這座房子,在他的努力下,遲早會有建成的那一天。但是,他若一邊建造,一邊覺得哪裏不妥,就在哪裏改動一下。這裏建造一下,那裏改動一下,試問:房子哪一天才可以建成啊?即使造成了,這房子能讓人感到滿意嗎?
所以,平庸和傑出的不同之處,就在於能不能持之以恒,堅持到最後。堅持下去就是勝利,半途而廢則前功盡棄。
蘇聯作家奧維狄烏斯說:“滴水穿石不是靠力,而是因為不舍晝夜。”不管讀書,還是做事情,每個人都能想出一千條理由來,但卻往往缺乏恒心,結果隻落個“還是不成”的失望下場。生活中,如果能持之以恒地做成一件事,那在以後的行動中,就會增強暗示力,把缺乏恒心的習氣一掃而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