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八章石磯應劫(1 / 2)

第二十八章石磯應劫骷髏山白骨洞距離陳塘關不遠,不到一時三刻,石磯娘娘便來到了陳塘關上空,一時間但見得霞光漫天映紅日,百鳥齊飛拜青鸞。初始李靖見得石磯娘娘還甚是高興,可惜當石磯娘娘冷著臉拿出震天箭,讓李靖交出凶手時,李靖頓時黑了臉。石磯乃是仙道高手,又和自己有香火之情,於情於理李靖都該給石磯一個交代,於是連忙讓人一查,同時李靖心中一種不祥的預感充斥其間,果然查出的結果又是哪吒那倒黴孩子,李靖當即便是一陣眩暈,心中滴血的同時不由呼天搶地,盤古大神,道祖鴻鈞你們快把這小魔頭帶走吧。雖然李靖很想閉上眼睛就不再睜開,可惜現實不允許,沒有辦法,隻好帶著哪吒到骷髏山白骨洞賠禮道歉,本來李靖想的是,憑借原來的香火之情,再加上哪吒年幼無知,便是舍了一張老臉也要求石磯娘娘寬恕。可惜人算不如天算,剛進骷髏山白骨洞,連石磯娘娘人都沒見著,哪吒又把石磯娘娘的另一童兒彩雲童子打死,這小子打死人後,不但不害怕居然還惡從膽邊生,幹脆連石磯娘娘也想一並打死。可惜石磯娘娘可不是東海龍宮三太子,人家可是碧遊門徒,是高手。哪吒在幾件法寶被收後終於發現不對勁了,於是趕緊腳底抹油,轉身就跑。石磯娘娘當然不會就這麼放過哪吒,於是追了出來。石磯也是被怒火蒙蔽了理智,以至於獅子搏兔亦用全力都忘了,居然不緊不慢的跟著哪吒,想要來一出貓戲老鼠,這不知不覺間就到了乾元山金光洞,然後我們的太乙真人閃亮出場了,石磯娘娘當然是先禮後兵,讓太乙真人把哪吒交出來。可惜人家太乙真人根本就沒把他放在眼中。(應該是整個闡教上至元始天尊,下至十二金仙都沒把截教的人放在眼裏,在他們眼裏,那就是一群濕化卵生之輩,與他們同為盤古正宗就是恥辱。)於是有道是酒逢知己千杯少,話不投機半句多。石磯與太乙真人就打了起來。然而石磯那裏是太乙真人的對手,人家乃是闡教十二金仙,元始天尊最喜歡的幾個弟子之一,手中先天靈寶都不止一件,而石磯不過是截教外門弟子。身份實力都不對等。隻見石磯娘娘用手一指,寶劍猛然一震,跟著化為一道流光刺向太乙真人。劍光彌漫,眨眼之間,就到了太乙真人的近前,向上一躍,再次落下。好似要將太乙真人貫穿一樣。太乙真人見狀,不慌不忙,伸手一招,掛在金光洞中的寶劍如同如鳥投林一般落在他手上,持劍一點,正中石磯的劍尖。鏗的一聲,兩劍相交,石磯自然無功而返。石磯見寶劍無用,太乙真人依然一副優哉遊哉,不似在戰鬥,好似在指點自己一樣,頓時一陣氣急,翻手收了寶劍,雙手掐印,頓時隻見雲彩輝輝,光芒萬丈,一方手帕從眉心飛了出來,正是八卦龍須帕。此乃石磯的護身至寶,帕成玄黃,演繹天地風雷,水火山澤,迎風便漲,頃刻間,一方手帕便化作了遮天之幕,石磯見狀滿意的笑了,然後朝著手帕遙遙一點,頓時,手帕呼嘯著要將太乙真人包裹。太乙真人見狀,嘴角露出一絲不可捉摸的笑容,笑曰:“此乃小道耳。”話音一落,太乙真人口中念念有詞,用手一指,“此物不落,更待何時?”也不知道太乙真人使了什麼手段,當真是金科玉律,言出法隨,立時間石磯便失去了對八卦龍須帕的控製,跟著手帕一抖,越變越小,落將下來的時候已經化為了原型。石磯見狀又驚又怒,驚訝的是自己居然失去了對八卦龍須怕的控製,憤怒的是自己的本命靈寶居然落入了太乙真人的手中,一時間麵色變換不定。隻是現在可不是思考猶豫的時間,石磯雖然是女流之輩,倒也拿得起放得下,知道見事不對,立馬撤退的道理。畢竟連自己壓底箱的手段也被人家輕飄飄的拿下,那裏還敢耽擱,當即便想要逃離,日後在做計較。可惜此刻攻守之勢異也,形勢不由人,她想要離開,也要看看太乙真人同不同意。“娘娘請留步,我乾元山可不是想來就來想走就走的地方。”圖窮匕首見,太乙真人也懶得再與石磯聒噪,當即道:“既然接下了因果,今日說不得就要留下娘娘了。”話音一落,太乙真人長袖一甩,一件琉璃罩飛出,不是九龍神火罩又是什麼。但見得九龍神火罩呈現金紅二色,九條火龍穿梭在琉璃表麵,寶氣逼人,不可直視。石磯一見九龍神火罩便知道其威力遠在自己的八卦龍須帕之上,不敢硬接,想要躲閃,卻已經來不及了,九龍神火罩化為一座牢籠將石磯罩在裏麵。能夠成仙得道之人,沒有那個會有婦人之仁,畢竟大道在爭,況且如今封神大劫在即,太乙真人還要想借此脫劫,自然不會心慈手軟,隻見太乙真人用兩手一拍,聞得一陣陣龍吟,九條火龍盤繞張口噴出烈焰,那罩內立時間便是騰騰焰起,烈烈光生,正是道家靈火三昧神火。石磯雖然不凡,但是此刻也沒有了翻身的餘地,一聲雷響,立刻便顯出了原形,乃是一塊頑石。隻可惜了石磯娘娘千年苦修,如今毀於一旦,當真是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聖人不仁,以百姓為芻狗。哪吒在洞中見太乙真人將石磯娘娘殺了後,不由人心不足,歎道:“早將此物傳我,也不費許多力氣。”太乙真人嘴角不由抽了抽,心道我的鎮洞法寶乾坤圈、混天綾,火尖槍,風火輪,金磚都傳給你了,若再把九龍神火罩給了你,我豈不是要兩袖清風了。也不去管哪吒,隻是讓他趕緊回去。哪吒也沒多想,他正因為石磯娘娘被殺,自以為可以高枕無憂而高興。可惜福無雙至,禍不單行,躲過了一劫的小哪吒終於還是被準備多時的老龍王以水淹陳塘關給逼死了,不得不剖腹、剜腸、剔骨肉,還於父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