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山賊歲月 打劫(1 / 2)

大漢隆慶十八年,巴山道,新元府東南方方圓千裏皆是深山老林,土地貧瘠,人煙稀少兼之民風彪悍,不少常年勞作卻吃不飽飯的膽大之人便聚集山林,仗著熟悉地形和山林廣大做起了山賊。自隆慶帝登基後,賦稅加重,上下官吏勾結亂加攤派,百姓日苦。在第一夥大膽百姓落草之後,眼瞅著當了山賊小日子過的還不錯,時常能吃上肉,喝上幾口劣酒。對於老鄉來說這可是逢年過節才有的待遇啊!周圍的百姓心思就活泛起來,有樣學樣,一時間冒出來十幾夥叫的上的名字的山賊,什麼黑虎、猛龍,青龍各種威風凜凜的名號層出不窮,但也就是在龍虎和顏色上混搭,更不提平時種地閑時客串山賊的普通百姓了。因此這在當地叫連城山的地界都被人稱為小梁山,與此時大漢朝最大的山賊聚集地大梁山馬匪加以區分。

雖然連城山山賊橫行,此地卻是巴山道與北湖道的通道。巴山道多山,除了幾個府城是個小平原,其他地方多丘陵和高山,地域雖廣卻物產不多,除了藥材和木材、鐵器,其餘物產都不足。北湖道卻相反,一馬平川,湖泊星羅棋布,物產豐饒,乃大漢朝四大重鎮,與首都上京、北方第一道東山道、江南首富道蘇滬道並列。這個朝代不排斥商業,因此北湖道大量物產由大大小小的商人販運於巴山道,獲利甚豐。貿易往來的商道隻能走連城山一帶,所以這裏的山賊同樣油水也足,靠山吃山嘛。

初夏,日頭明晃晃的把一切都曬的無精打采。連城山下的官道有一夥人從遠處行來,從山腰打前哨的兩個山賊眼裏望去,破爛不堪的官道灰塵四起,陽光和灰塵混在一起,遠處這群人好像忽明忽暗的就走過來了。

“三十七個人,八大車貨,小烈,這可是肥羊啊’說話的是一個胖子,胖山賊,二十出頭,看上去卻沒有匪氣,憨憨的像個府城酒樓的夥計。報起數字一臉的興奮,五官都在顫抖。被胖子稱為小烈的另一個山賊,抬起頭來看了一眼遠處,沒有表情,扭頭對胖子說道“肥羊雖好,不一定吃的下,小心磕壞了牙”。

“不會吧,小烈,我們風雷寨可是連城山數一數二的勢力,說不定聽見我們的名字就跪了,乖乖交錢了。”

“這年頭,敢從連城山行商的人都不是善人,不是膽大拿命換暴利的,就是背後有江湖、官府背景的,一個拿捏不好就是給山寨惹禍的”。

“哦,說的也是,不過我看這夥人也就是普通商人,狠狠刮一筆應該是妥妥的吧?”

“不好說‘,需要和當家的通個氣,看看他怎麼說”。

“好吧,我去問問當家的。”

山林中忽然響起幾聲鳥叫,好像是鳥兒熱得受不了發出的聲音。在王烈耳中聽見的卻是二當家對他們的指示,讓他倆先去探探對方路數。其實這都是固定套路,但是王烈隻要每次打前哨,總會不厭其煩的先請示當家的再去探路,這讓和他搭夥的胖子很疑惑,隻是王烈平時對胖子多有關照,酒肉不缺,胖子也就不說啥了。

這時那夥行商的人已經快到官道一個拐彎處了,馬上進入風雷寨的山頭範圍。走到這裏這夥人速度慢了下來,可能是累了吧。這個天氣出來做生意,也是夠拚的,路邊有個不大的小樹林,算是平地吧,這夥人就開始休整了,喝水的,吃東西的,喂馬的,一時間好不熱鬧。

“打劫”

“打劫”

“打劫”

一連三聲,中氣十足的打劫,胖子臉都紅了,然而喂馬還在喂馬,喝水的還在喝水,一切照舊。

“此路是我開,此樹是我栽……”

“奪”一個撕裂空氣的聲音發出來,一隻普普通通的箭插在最大的大車前端,入木不止三分。忽然全場寂靜,畫麵不動了。

“臥槽,小烈你要搶戲,好歹讓我把我練好的切口說完嘛”。

“你覺得有用嘛,小爺我告訴你弓箭比口條有說服力,看見了吧,他們都傻了”。

按照以往的經驗,在他倆聊天的時候,對方已經亂了,不是四散瞎跑,就是亂叫一起,什麼強人來了,大家不要亂,什麼山大王來了,饒命等等。但今天這一箭過去,對方隻是安靜了幾息,就聽見一個很穩的聲音說道“小兄弟,好箭法”。

射箭的山賊轉過與胖子扯談的臉,眼睛閃過一絲緊張。再麵對這夥人時眼神冷冷的,這個聲音很穩,沒有緊張,沒有恐懼,好像一個熟悉的朋友和他說法一樣。這是個厲害的角色,王烈給了一個這樣的評價,後來再想想這個評價還是低估了這個人。

王烈麵對這個人,對方也在看他。一襲青衣,質地不凡,個子很高,手臂很長,抱拳說話的時候王烈發現此人的手也很好看,修長白皙,不像一個練功的手。青衣人也在打望王烈,粗布麻衣,有補丁卻幹幹淨淨,個子也不矮,腿長腰細,射箭的雙臂很有力,眼神很冷,樣子不壞,怎麼看都不像個山賊,像個江湖門派中不俗的寒門子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