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3章 心態是造就性格的基礎(1 / 1)

心態是造就性格的心理基礎,有什麼樣的心態,就有什麼樣的性格。內向型和外向型兩種不同的性格成就了不同的人生。

內向型的人,心理活動傾向於內部,一般表現為沉靜。處事謹慎,深思熟慮,反應緩慢,適應環境比較困難,顧慮多,交往少。

曆史上有名的詩人王國維個性孤僻、極端,他忠於滿清帝國,曾任過清朝末代皇帝溥儀的老師。溥儀的退位,大清的崩潰,使他萬分傷感,而他找不到可以給自己以解釋的理由,最終走上了自殺的道路。當時正值社會的變革時期,又處在新舊文化的交替點上,其個人的氣質又極為特殊,所遭遇的事又極其複雜,而他事事又用自己內向、孤僻、偏激的性格來做出判斷,所以他的結局是不可避免的。

外向型的人,心理活動傾向於外部,經常對外部事物表示關心,開朗,活潑,情感外露,當機立斷,不拘小節,獨立性強,善於交際。宋代豪放派詩人蘇軾就是一個外向型的代表。蘇軾可謂曠達之人。雖屢遭挫折,但飲酒賦詩,不改樂觀情懷,以大江出峽之勢,寫壯闊之景,抒雄豪之情,是典型的外向性格。即使在政治上屢遭貶謫,父母、妻子相繼亡故,與弟弟蘇轍又天各一方的時候,他精神上雖然非常痛苦,思親之情日甚一日,但最後還是以曠達的眼光去看待生活的磨難,寬慰自解,並寄於人類以良好祝願:“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全。但願人長久,千裏共嬋娟。”至於他的“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那種恢弘之氣就更不待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