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執好惡的小福特終釀悲劇
固執好惡是剛愎自用性格的一個方麵,這種性格的人多表現在我行我素,按自己的想法行事從來就不管別人的處境。
亨利·福特二世就是固執好惡的性格,他在企業管理和用人上,隻管自己的想法,從來就不考慮別人的感受,他炒手下人的魷魚,從來就不管什麼正式理由,甚至有時隻是對別人看了不順眼就把他踢掉。
其結果釀成了慘重的悲劇,他陷入了孤立無援的地步,隻好把自己董事長的位置拱手相讓。
現代企業公司化體製,就其企業製度而言,有一個漸進的發展過程。早期的企業所有權與經營權集中於所有者一人身上,企業的管理一般帶有家族管理的特點。後來在公司製的發展中,所有權與經營權有了適當的分離,在所有者當權為主的條件下,聘請一些經營管理的專家從事企業一些具體的生產經營業務。再後來,所有權與經營權實現了徹底的分離,所有者在保留企業財產權的條件下,將企業委托給經營管理的專門人才去經營,而自己則不再直接幹預企業的生產經營活動。企業製度所反映的每一變遷,都給科學、技術和生產增添了發展的動力。實踐證明,凡是順應了這個潮流的大型企業,都能夠有所發展,反之,則容易遭受挫折和失敗。
“福特汽車公司”在其發展的近百年的曆史過程中,企業製度也同樣經曆了上述變遷,其中不乏有益的經驗和失敗的教訓。
在“福特汽車公司”成立以來的90多年中,其大部分時間在管理上是帶有濃厚的家族管理色彩的。福特公司自成立之時,福特即就任總經理的職務,並很快掌握了公司董事長的大權。1918年福特的兒子埃德賽·福特接任了公司總經理的職務,直到1943年去世。兒子去世後,已80高齡的老福特又一次接任了公司總經理的職務,直到1945年,老福特在去世前兩年才將公司的大權,全權交給了自己的孫子亨利·福特二世。而以亨利·福特二世為首的福特家族的第三代兄弟們掌握公司大權達34年之久,直到1979年,剛愎的亨利·福特二世不得不辭去了公司董事長的職務,公司選出了一位非福特家族的人擔任董事長,福特公司才脫離了福特家族的直接管理。亨利·福特二世為什麼會辭去公司董事長的職務呢?
不因其他,隻因他那固執好惡的性格。
亨利·福特二世雖精明強幹,但他獨斷專行,善於用人,但不善於用大能人。在60年代以後,他固執好惡得沒有一點道理,而且決不允許屬下“威高震主”,在用人上采取招之即來,揮之即去的政策,使公司的一些傑出人才流失,使公司出現了不應有的錯誤。其中他斥走李·艾柯卡和他的朋友就是其中最有證鑒其固執好惡性格的一例。
在當時,美國福特汽車公司的總部是一幢漂亮的大樓,許多人稱其為“玻璃大樓”。有人也稱這個玻璃大樓為“天堂”,因為這裏畢竟是福特汽車公司的最高權力機構了。也許人們會認為:天堂裏的生活是多麼美妙啊!
然而錯了,天堂也有煩惱,因為亨利·福特二世的固執好惡的獨裁。
而李·艾柯卡就是在天堂裏備受煩惱的人。李·艾柯卡這個福特幹將曾回憶說:“在我當上總裁之前,亨利·福特二世對我來說一直是一位相當遙遠的人物。而如今,在玻璃大樓裏,我的辦公室就在他的隔壁,我和他經常見麵,雖然隻是在會議上。我對亨利-福特二世了解得愈多,我就愈擔心福特汽車公司的前途和我自己的前途。”
果真如此嗎?“玻璃大樓”是一座宮殿,亨利二世是最高的統治者,隻要他一走進大樓,話就傳開了:“皇上駕到。”高級職員們會呆在大廳裏,希望能遇到他。假如他們的運氣好,福特先生也許會注意到他們並和他們打招呼,有時候,他也可能理都不理他們。
亨利二世每次走進會場,氣氛就立即變了。他掌握著這裏每一個人的生殺大權,而且他往往是固執好惡到令人無法理解的地步。
“把他的頭砍掉,然後讓他滾!”
他確實常這麼做:不經過公正地聽取別人的意見,使一個在福特汽車公司有發展前途的員工就這樣地完蛋了,而理由竟是他看對方不順眼。
亨利二世還有這樣一種毛病,他好計較表麵的東西,他追求外表。如果一個人衣著合適,說話用詞恰當,就會給亨利二世留下深刻的印象,但如沒有好的外表,那就吹了。
1970年12月10日,李-艾柯卡當上了福特汽車公司的總裁,但他與亨利·福特二世相處得十分謹慎。因為他知道亨利二世剛愎固執的性格。
一天,亨利命令李·艾柯卡解雇某一位高級職員。按他的看法,此人是搞同性關係的人。
“別犯糊塗了,”李·艾柯卡說,“此人是我的好夥伴。他已結婚,還有了一個孩子。我們一直在一起吃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