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甸甸的麥穗總是低垂著頭,隻有秕子才總是擺出翹首雲天的造型。
虛榮心、不自量力、自尊自大扭曲了一些人的靈魂和心理,這集中表現在他們自覺不自覺地流露出來的自我拔高、自我表現的欲望上。他們在行為上虛浮張揚、裝腔作勢,處處以高架勢、高聲調的姿態出現,有嘩眾取寵之心,無實事求是之意。
他們忽略了積少才可以成多的道理,一心隻想一鳴驚人,而不去做埋頭耕耘的工作。等到忽然有一天,他們看見比他們起步晚的,比他們天資差的,都已經有了可觀的收獲,才驚覺到自己這片園地上還是一無所有。這時他們才明白,不是上天沒有給他們理想或誌願,而是他們一心隻等待豐收,卻忘了播種。
有一位朋友,時常在閑暇時找人談天。他學的是法律,卻熱衷戲劇,常想有機會躍登銀幕,成為大明星。
可是,人們卻從沒有見到他去嚐試。於是人們問他:“為什麼不去試試看呢?”
他說:“我不願去和那些初出茅廬的小孩子們競爭。我已經快30歲了,即使考進去之後,也不過是做個小小的配角,有什麼意思?等到有一天有大公司尋找一位和我的性格相似的主演,我一去就會錄用,那才可以一鳴驚人。”
可是,像這樣幸運的人能有幾個呢?他隻好任歲月蹉跎,年華老大,而他的願望仍隻是個願望。隻因他不肯從頭做起,所以永遠接觸不到他理想的天堂。
僅對自己那無法實現的願望焦急慨歎是沒有用的。要想達到目的,必須從頭開始。所謂“登高必自卑,行遠必自邇”;正如爬山,你隻好低著頭,認真耐心地去攀登。當你付出相當的辛勞和努力後,登高下望,你才可以看見你已經克服了許多困難,走過了許多險路,到了山頂了。這樣一次次的小成功,慢慢才會累積成大的更接近理想目標的成功。
最終的目標絕不是轉眼之間就可以達到,在未付出辛勞、艱苦和代價之前,空望著那遙遠的目標著急是沒有用的。唯有從基本做起,按部就班地朝著目標行進才會慢慢地接近它、達到它。
古人說:“唯有埋頭,乃能出頭。”種子如不經過在堅硬的泥土中掙紮奮鬥的過程,它仍隻是一粒種子,而永遠不能發芽滋長成一棵大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