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歉
對朋友們說聲對不起,本書不得不結束,都是我的錯。因為我低估這個題材的難度,超出了我的掌控,難以駕馭了,越來越吃力,再三考慮後,還是決定結束。
其實,我很想寫這本書,為這本書我準備了半年,搜集各種資料,最後還是不得不放棄,請朋友們諒解。
最後,我把我的構思的大綱附在後麵:
本書預計有紅楓海盜、平定倭寇、寶島台灣、鴉片王國、出兵日本、工業革命、海上霸主、新大陸、歐羅巴洲、平定蒙古、鴉片戰爭、征服世界,十二卷。
紅楓海盜:王朝穿越在一個小股海盜頭目身上,成了一名光榮的海盜。
這夥海盜本是福州的良民,隻是因為生活所迫,活不下去了,不得不得鋌而走險,幹起了海盜這種沒本錢的買賣。在一次搶劫活動中,運氣不好,遇到超級猛人,有“劍術天下第一”美譽的抗倭名將俞大猷,中了俞大猷三劍,吐血而逃。好不容易逃到藏身的楓葉島上,重傷不治,就此翹了,才被王朝占居了身體。
王朝的傷還沒有養好,就有倭寇來進攻了,王朝指揮海盜擊退倭寇,取得了王朝海盜生涯的第一場勝利。
王朝以打擊倭寇為主,聯絡、拉攏、分化、瓦解附近的海盜,實力越來越大,成了福州一帶有名的海盜勢力。
在此期間,王朝打敗過葡萄牙人。
俞大猷率領明軍水師前來進攻,卻給王朝以穿插戰術擊敗。
王朝活捉了俞大猷,還派人大肆造謠,說俞大猷勾結倭寇,嘉靖帝大怒,下旨誅滅俞大猷全家。
王朝先一步把俞大猷的家人劫走,避免了悲劇的發生。
到了這種情況下,俞大猷隻有歸降王朝,當海盜的份了。得到這位名將,王朝如虎添翼。
平定倭寇:倭寇越演越烈,嘉靖帝終於坐不住了,派胡宗憲坐鎮江浙,一場平定倭寇的戰爭開始了。
王朝把福州附近的海盜收編了,把附近的倭寇給滅了,勢力越來越大。沒過多久,王朝就成了福建最大的海盜。
王朝整合了福建的海盜勢力,開始向浙江出兵,要對付浙江一帶的倭寇和海盜。
江浙一帶的海盜有兩股大勢力,一股是汪直,一股是徐海。這兩股勢力中,汪直的勢力最大,徐海稍次。王朝先是擊敗徐海,收編了他的部下,勢力再增,然後對付汪直,擊敗汪直,整合了明朝沿海的海盜勢力,成了海上最大的勢力。
汪直逃到日本平戶,準備卷土重來。
至此,困擾明朝多年的倭寇問題就此解決了。
寶島台灣:胡宗憲派大才子徐渭前來遊說王朝,要王朝歸順明朝,許以高官。王朝先是假意允許,敲詐了胡宗憲不少好處,然後扣留了徐渭,把胡宗憲氣得吐血。
胡宗憲兩麵三刀,而且無信義,不可信,王朝才不會投降。
勢力已經很大了,王朝決定做另外一件事,那就是清剿倭寇殘餘勢力,這在台灣島上。台灣是倭寇的基地,這是浙江、福建、廣東一帶倭寇很嚴重的原因所在。拿下台灣後,王朝把基地設在台灣,開始築城、招收人手、建造船隻,擴大軍隊。
至此,王朝把葡萄牙和荷蘭在中國沿海的勢力徹底清除了。
俞大猷奉命練兵。
鴉片王國:王朝率領艦隊出發,直奔東南亞而去。此時的東南亞已經為西方勢力所盤踞,王朝艦隊到來,一通大殺,平定了這裏的海盜勢力,順利的把東南亞收入囊中,順利的控製了馬六甲海峽。
在東南亞補給後,王朝艦隊再度出發,直奔印度而去,在印度古裏(現在的卡利卡特,鄭和在此逝世)登陸,先是與印度打了一仗,然後又與葡萄牙人幹了一仗,把葡萄牙人的地盤搶了過來。
站穩腳跟後,王朝再對印度發起進攻,占領了大片大片的印度土地,成了印度南方的實際統治者。
王朝之所以要到印度來,除了印度的特產象牙、香料外,還有鴉片。印度是當時世界上最大的鴉片生產地,成了印度的霸主後,就可以壟斷鴉片貿易,可以銷到日本、歐洲去。
徐渭至此歸順,為王朝打理印度的生意。
出兵日本:從印度歸來,王朝賺大發了,實力劇增,這令明朝感到巨大的威脅,嘉靖帝決心派兵剿滅王朝。
一場大戰下來,王朝大獲全勝,明軍大敗,令朝廷震動。
一代名將戚繼光被王朝活捉了,王朝想要勸降,戚繼光寧死不屈,王朝把他關起來。
打不過王朝,隻能招降了,嘉靖派海瑞前來招降王朝,卻給王朝扣留了。
明朝暫時不會前來攻打了,王朝決心出兵日本,把汪直徹底解決,順便征服日本。
率領一支上千艘戰艦兩萬餘人的大軍,王朝來到日本平戶。